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469篇
内科学   87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789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402篇
  7篇
中国医学   331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截止时间至2018年8月),查找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RCT研究,并提取有效资料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共612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亚甲炎与单纯西药组相比,更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78,95%CI(2.33,9.81),P0.0001];改善患者症状[WMD=-5.59,95%CI(-7.27,-3.92),P0.00001];降低血沉[WMD=-3.57,95%CI(-4.7,-2.44),P0.00001];调整甲状腺功能(升高TSH,降低FT3、FT4);并减少复发率[OR=0.13,95%CI(0.04,0.40),P=0.0004]。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亚甲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TFL对HSC-T6的增殖抑制;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TFL对HSC-T6具有增殖抑制活性(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1.98 mg/ml;吖啶橙染色显示,药物组细胞中出现核浓缩、核碎裂及致密浓染亮绿色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G1期细胞比例为(47.68±2.92)%,G2期为(19.58±2.93)%,S期为(32.75±2.09)%;TFL药物处理组细胞G1期细胞数量增加,而G2期细胞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中TGF-β1和a-SMA蛋白,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表达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0 mg/ml及120 mg/ml药物浓度组的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TFL在体外对HSC-T6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达到阻滞细胞增殖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背景 抑郁症和失眠症常共病存在,两者存在一些共同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受相同的多效性基因调控。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一般采用单性状研究,在解释基因多效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狭窄性。目的 识别与失眠症和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检验抑郁症和失眠症是否存在共同的遗传因素。方法 抑郁症GWAS数据来自精神疾病遗传学联盟(PGC),共包含246 363例抑郁症患者和561 190例正常对照。失眠症GWAS数据来自睡眠障碍知识门户,共包含1 331 010例受试者。采用条件错误发现率(cFDR)和联合的条件错误发现率(ccFDR)方法筛选与抑郁症和失眠症相关的遗传位点,采用通路富集分析检验这些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抑郁症和失眠症存在显著的多效性富集现象。利用cFDR方法,以cFDR<0.01作为显著性阈值,鉴定出21个易感位点与抑郁症相关(其中17个是新识别的),38个易感位点与失眠症相关(其中28个是新识别的)。以ccFDR<0.05为显著性阈值,识别出16个多效性位点与抑郁症和失眠症均相关,其中15个是本研究新识别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抑郁症和失眠症均关联的易感位点富集于突触传递相关通路,如突触后密度(GO:0014069,P=4.91E-04,FDR=4.84E-03)、不对称突触(GO:0032279,P=5.09E-0,FDR=4.84E-03)、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受体水平的调节(GO:0099072,P=5.11E-04,FDR=1.69E-02)。结论 失眠症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多效性富集现象,其共病机制与突触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经典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患儿中T1DM约占90%,发病率快速增加且低龄化严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HbA1c)整体偏高、达标率低。良好的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维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可阻止或延缓T1DM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利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FGMS)了解湖南省和河南省T1DM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分析该群体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于两省16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1DM患儿215例,年龄≤14岁,均佩戴FGMS采集血糖数据,分析HbA1c、病程和葡萄糖扫描频率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根据患儿病程、HbA1c、葡萄糖扫描频率及胰岛素注射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HbA1c、病程与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ucose excu...  相似文献   
26.
基于成熟的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关键技术,集成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突出脉诊、舌诊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并融合其他四诊信息,实现自动辨证处方的临床辅助诊疗功能。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体现了"四诊合参"的中医辨证诊断理念,其便携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贴合临床实际,为脉诊、舌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完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或内界膜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及对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宁夏银川市解放军第942医院诊治的76例MHRD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40例(40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剥除组),36例(36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覆盖组)。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表(CVRQOL-25)评分。结果 末次随访时,覆盖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率为88.89%,显著高于剥除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覆盖组视网膜再脱离发病率为5.56%,低于剥除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眼BCVA均和CVRQOL-25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覆盖组BCVA和CVRQOL-25评分为1.05±0.3、(75.68±8.97)分,均显著优于剥除组[21.24±0.39、(1.25±9.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