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综合国内外学者近年的研究成果,报道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进展状况,就穿刺技术、封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夏枯草水提物(PV)对链脲霉素(STZ)诱导的C57小鼠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NPDR)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连续5 d腹腔注射STZ制备C57小鼠糖尿病模型,进而诱导建立糖尿病并发症NPDR实验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PV低剂量组(100 mg/kg)、PV高剂量组(200 mg/kg),另设有一组小鼠腹腔注射溶媒对照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6只。小鼠末次腹腔注射STZ后1个月灌胃给药PV或生理盐水,连续1个月。采用视网膜组织伊文氏蓝渗漏实验检测NPDR小鼠中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Iba1)的表达,并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转录激活。结果:模型组小鼠视网膜中伊文氏蓝渗漏值明显升高(P0.001),而PV高低剂量组均对此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01);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PV高低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ba-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而PV高低剂量组Iba-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Phospho-p65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01),胞核中p65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PV高低剂量组中磷酸化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01),胞核中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PV能改善STZ诱导C57小鼠NPDR,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NF-κB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减少了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缓解了STZ诱导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的炎性损伤和BRB的渗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UPLC-Q-TOF-MS/MS技术明确经典名方竹茹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探讨其清热化痰解毒,治疗胃热呕吐、酒呕的作用机制.以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500条件下采集质谱数据.通过BATMAN、SYMMAP、TCMSP数据库及参考相关文献共分析、鉴定出98个化合物,包括36个黄酮类、7个三萜类、8个姜辣素类、20个有机酸类、5个氨基酸类以及22个其他类化合物.基于前期已有的研究,选取9个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并且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方法,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获得交集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PPI)的网络信息,并筛选药效作用的10个核心靶点.该研究建立了经典名方竹茹汤UPLC-Q-TOF-MS/MS的分离鉴定方法,全面阐明了竹茹汤中的化学成分,同时整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发挥药效的核心靶点,为竹茹汤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介入导管穿刺部位血肿及淤血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2月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及淤血的56例患者,应用硫酸镁湿热敷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论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介入导管穿刺部位血肿及淤血疗效显著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拟建立快速区分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薏苡仁不同饮片的工艺规范化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区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色仪测定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粉末色度值L~*、a~*、b~*,计算E~*ab,统计分析薏苡仁不同饮片与其粉末色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薏苡仁不同饮片的数学判别模型和95%可信区间范围。结果:通过秩和检验与秩相关分析可知:L~*、a~*、E~*ab与样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5;|r|>0.8);通过Wilks′Lambda与Fisher判别分析,实现了薏苡仁不同饮片标准化判别,建立专属性线性判别函数:薏苡仁=447.378L~*+393.192a~*-289.087E~*ab-6 664.567;法薏苡仁=268.996L~*+321.422a~*-116.086E~*ab-6 352.510;麸炒薏苡仁=538.049L~*+470.526a~*-384.469E~*ab-6 330.551,并通过交叉判别与L~*、a~*、E~*ab三维散点图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  相似文献   
16.
梅茜  唐才林  盛长城 《药学研究》2022,41(3):202-20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基于血药浓度监测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优化,及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血液透析伴屎肠球菌感染肺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根据病原学、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助医师制定并调整用药方案,探讨在血透患者中如何依据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薛蓉  张倩  陈鹏  屈凌芸  秦宇雯  梅茜  季德  张伟  李林  毛春芹  陆兔林 《中草药》2022,53(5):1285-1293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保证其质量可控,引入反映中药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概念,建立中药饮片专属性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中药Q-Marker在药材、制剂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饮片的Q-Marker研究亦逐渐引起重视,但尚缺乏对饮片质量的专属性系统研究。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中药饮片Q-Marker在物质基础识别、药理药效、性味归经、炮制机制、质量评价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形成以炮制机制和复方配伍为关键点的中药饮片Q-Marker研究策略,以期为中药饮片Q-Marker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能特异性识别人红细胞生成素 (hEPO)的单克隆抗体 (McAb)。方法 :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 ,以细胞融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筛选和克隆化技术获得抗hEPO的杂交瘤细胞株。用生物学方法鉴定杂交瘤细胞 ,用免疫学方法鉴定McAb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 3株稳定分泌抗hEPO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1H7、4G11、1B4 )。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 :1∶10 2 4、1∶5 12、1∶5 12 ;腹水效价为 :1× 10 7、1× 10 6、2× 10 4。阻断法表明 1H7识别的hEPO上的抗原决定簇和 4G11、1B4识别的不同。结论 :成功建立了 3株稳定分泌抗hEPO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它们分别识别hEPO上 2个不同的抗原位点 ,有望作为EPO定量检测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9.
何天雨  梅茜  王晓丽  毛靖  谢辉  郭勇  侯金才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2023,54(14):4511-4519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竹茹汤颗粒(Zhuru Decoction Granules,ZDG)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法测定其主要成分,优化薄层色谱条件,建立同时鉴别葛根素和甘草苷的方法。方法优化并确定HPLC最佳色谱条件并建立特征图谱,以葛根素作为参照物,建立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甘草苷、甘草酸的QAMS法,建立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及甘草苷同时鉴别的薄层条件。结果 得到15批样品特征图谱与其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15批制剂运用QAMS法和外标法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7种成分相对误差均低于5%;通过稳定性考察证明薄层检测条件稳定可行。结论 该方法科学可行,稳定可控,有助于经典名方ZDG质量控制方法的完善和提高,为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当归四逆汤(DSD)中桂枝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桂枝水煎液和DSD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进行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桂枝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DSD中桂枝潜在的Q-marker。结果建立了15批桂枝水煎液和15批DSD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6,并指认出7个共有成分,分别为原儿茶酸、香豆素、肉桂酸、桂皮醛、桂皮醇、2-甲氧基肉桂酸和2-甲氧基桂皮醛;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桂枝的5个活性成分、7个核心靶点和15条关键通路;基于Q-marker"五原则"分析预测2-甲氧基桂皮醛、桂皮醛、肉桂酸为其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DSD中桂枝的Q-marker,为全面控制DSD的质量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DS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经典名方中复方及单味药的Q-marker的关联性研究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