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卒中发生位置与心电图改变间的关系。方法对156例经CT确诊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进行系统性回顾,其中自发出血性卒中134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比较不同部位急性出血性卒中心电图异常率及QTc间期延长发生率,并对104例患者的自发出血性卒中异常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率及异常心电图中QTc间期延长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脑干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致心电图异常,脑叶出血心电图异常率最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致QTc间期延长,与脑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合并心电图异常。结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易合并脑心综合征,应加强心电图监测及看护。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观察体外心肺复苏患者(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目标体温管理(target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不同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转机时间超过24 h的ECPR患者,根据ECPR患者TTM实施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医用物理升降温仪实施TTM,对照组采用医用水循环升降温毯实施TTM,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目标体温,体温诱导时间、临床操作用时、日体温最大波动、患者预后及降温并发症。结果 共纳入58例ECPR患者,总体出院存活21例(36.2%),其中对照组8例(28.6%),观察组13例(43.3%)。两组患者基础体温、目标体温、神经功能指标、降温并发症(下肢缺血、血流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诱导时间(h:6.04±0.69 vs. 2.22±0.44)、临床操作用时(min:9.52±0.40 vs. 3.54±0.34)、日体温最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