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对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培养的需求,整合传统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开设了<卫生检验学>,构建了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内容体系,以加强学生检验技能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1,2-二氯乙烷为20~500μg/ml,三氯Eft烷为90~800μg/ml,四氯化碳为90~500μg/ml。相关系数介于0、9996~0.9999。检出限:1,2-二氯乙烷为20μg/ml,三氯甲烷为90μg/ml,四氯化碳为9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6.4%。每100mg活性炭对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穿透容量分别为30.1,32.1,32.0mg。样品在活性炭管中至少可稳定7d,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3.
苯接触与尿中反-反式黏糠酸和苯巯基尿酸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职业苯接触与尿中反-反式黏糠酸(ttMA)和苯巯基尿酸(SPMA)的相关性,评定两接触标志物作为生物监测指标的适用性。方法对44名制鞋厂接苯工人进行个体苯暴露水平的作业环境监测,采集当日班前与班后尿样,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谱测定尿中ttMA和SPMA含量。结果个体苯接触浓度为2.57~146.11 mg/m3,几何平均浓度为(27.91±3.29)mg/m3。班后尿中ttMA和SPMA含量均较班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班后ttMA和SPMA与空气苯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P0.01)和0.537(P0.01),个体苯接触代谢转化为ttMA和SPMA的相对内暴露指数(RIE)随苯接触浓度的增高而下降。结论在中、高浓度的苯接触时,班后尿ttMA与空气苯浓度的相关性优于SPMA。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酮类化合物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丙酮0.02-1.0mg/ml、丁酮0.015-1.5mg/ml、甲基异丁酮0.025-1.0mg/ml。相关系数介于0.9994-0.9998之间。检出限为丙酮20μg/ml,丁酮15μg/ml,甲基异丁酮25μg/ml,相对标准偏差在3.8%-7.0%之间。每100mg活性炭对丙酮的穿透容量为21.6mg、丁酮26.9mg、甲基异丁酮19.8mg。样品在活性炭管中稳定至少可保存7d,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由此为2002年新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PC-TWA)积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相配套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治疗(ECPR)的心源性心脏骤停(CA)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3月所有ECPR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纳入肺部病变符合重力依赖性分布的患者,分别依据胸部正位X线片和胸部CT平扫计算RALE评分和CT评分。Bland-Altman分析法分析两名影像科医师评分的一致率。结果 最终纳3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18)岁,常规心肺复苏时间(CCPR)(38±14)min、ECMO穿刺至转机时间(15±2)min、CA发生至CT检查时间92 min(29 min, 79 min)。30例患者中,磨玻璃病变及斑片状实变发生率最高,为90%(27/30),小叶间隔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征分别为86.7%(26/30)、73.3%(22/30),支气管充气征56.7%(17/30),心包积液的发生率最低,为20%(6/30)。Bland-Altman分析法评价影像科医师之间评分的一致率为96.7%[RALE评分95%CI(-5.475,5.609);CT评分95%CI(-6.969,4.103)]。双肺RALE...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下胫腓间隙的检查方法及超声表现,为超声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提供对比依据。方法161例志愿者根据年龄和性别分为4组,用高频超声探查各组双下肢下胫腓间隙的声像图,分别测量距离胫骨最下端向上1、2、3cm平面的下胫腓间距。结果初步确定了正常成人下胫腓间隙超声检查参考值的范围,下胫腓间距随测量平面自下而上增高而增大(P〈0.05)。各平面下胫腓间距测值男、女组之间及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显示下胫腓间隙,超声测量可为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急性吸入性金属镍中毒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近期收治的4例急性吸入性金属镍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暴露史、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清及尿镍浓度及临床治疗和转归.结果 4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肺部弥漫性渗出.血清及尿镍浓度均升高,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2例重症患者予二巯丙磺钠和机械通气,4例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病情改善出院.结论 吸入性金属镍中毒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肺部弥漫性渗出改变为其主要特征.血、尿镍检测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糖皮质激素、驱镍治疗和对症处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手术中,探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这两种不同融合术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月手术治疗的62例腰椎不稳患者,均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椎间融合器植骨30例,打压植骨32例,对两种不同植骨方式进行术后的椎间隙高度、JOA评分和融合率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其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与术后相比,打压植骨组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椎间融合器植骨组(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组间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的融合率相比,打压植骨组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3.8%和96.9%,均低于融合器组的100%,但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虽然打压植骨融合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丢失,但其在JOA评分、植骨融合率方面与椎间融合器植骨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感觉神经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在不同粉尘颗粒作用下HVA钙通道电流的变化,探讨它在粉尘性炎症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采集焦炉逸散物、钢铁厂、城区大气和清洁区大气颗粒物,加上标准石英,共5种粉尘配成浓度为0、5、15、45、135μg/ml的悬液,对大鼠背根神经元(DRG)和肺泡巨噬细胞(AM)体外染尘;运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全细胞高电压激活(HVA)钙通道电流。结果石英组DRG HVA最大激活钙电流(Ica)增大,且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当浓度达到135μg/ml时,Ica为-95.89±38.82 pA/pF,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R2=0.99)。焦炉逸散物5μg/ml组和钢铁厂粉尘颗粒135μg/ml组HVA钙电流最大激活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石英、城区和东湖大气颗粒物对HVA钙电流最大激活斜率的影响不明显。5种尘均能引起V1/2显著增大(P<0.05),向正值方向移动约4~6 mV。本研究未能记录到AM电压依赖性钙电流。结论各粉尘颗粒导致DRG HVA钙通道的电流变化不一,它可能作为信号而引发不同的后续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10.
[背景]三嗪类除草剂是我国目前生产应用较多的除草剂之一,其很难被生物降解,具有持续高生态毒性,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生态系统中的蓄积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目的]将固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相结合,建立检测水中莠去津、草净津、异丙甲草胺、草克津、扑草净、西玛津6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新方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