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背景: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已应用在骨缺损临床治疗中.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修复骨缺损效果的特征.设计:配对设计、自身对照、验证性实验.单位:解放军骨科研究所和动物实验中心.对象:实验于2002-05/2003-01在解放军骨科研究所和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0只,体质量20~22kg.方法:10只杂种犬肱骨近端制作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选择实验侧和对照侧.分别采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和高温烧结羟基磷灰石陶瓷修复骨缺损.分别于术后5 d,4,8,12和16周处死动物,通过X射线和组织学观察其修复效果.主要观察指标:①两侧骨缺损处实体显微镜观察结果.②两侧骨缺损处X射线观察结果.③部分脱钙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④磨片Gimsa染色观察结果.结果:纳入犬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侧骨缺损处实体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观察结果:实验侧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界面结合紧密,随植入时间延长界面逐渐模糊.对照侧羟基磷灰石始终与骨界面清晰.②部分脱钙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磨片Gimsa染色观察:实验侧8周时新骨长入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16周时二者互相交错整合成为一体,并且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中出现围绕新生血管形成的骨岛.对照侧羟基磷灰石始终保持完整,与骨界面清晰,在16周时羟基磷灰石表面有新生骨沉积.结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具有原位固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活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制。方法15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治疗组、非治疗组,治疗组在手术造模的同时进行PLDD治疗。2周后对各实验组动物分别测定L6神经根神经传导速度及椎间盘中的磷脂酶A2(PLA2)活性。结果非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快于非治疗组(P〈0.001)。治疗组PLA2活性较非手术组显著降低(P〈0.001);非治疗组PLA2活性较假手术组显著性升高(P〈0.001)。结论椎间盘纤维环损伤后PLA2水平升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PLDD可以降低受损后椎间盘内PLA2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4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4~62岁,平均27岁.胫骨缺损长度为13~25 cm.采用环形外同定支架固定,腓骨远、近端分别截骨后用2根橄榄针穿过腓骨固定于牵引器上,术后逐渐牵拉腓骨至胫骨骨缺损区,并于断端取髂骨植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4例患者应用腓骨横向搬移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均获成功,治疗时间(安装外固定支架至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牵引过程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有针道感染,均为表浅软组织感染,无需特殊处理,拔除牵引针后愈合.随着负重行走等功能锻炼,腓骨逐渐增粗,未发生再骨折.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进行腓骨横向搬移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with an Ilizarov frame for treatment of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Methods From April 2004 to October 2009, 4 cases of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were treated with an Ilizarov frame and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They were 3 men and one woman, aged from 14 to 62 years (average, 27 years). Their tibial losses ranged from 13 to 25 cm. The whole tibia was first fixed with an external Ilizarov ring frame. Osteotomy was then performed at both distal and proximal parts of the fibula, before the isolated fibula was fixed to the Ilizarov frame with 2 olive wires. Next, the isolated fibula was gradually distracted to the site of tibial bone loss at a speed of one mm per day. Bone grafts were transplanted where and when the isolated fibula touched the tibia at last. Results The 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duration of 34. 6 months (range, 12 to 60 months). The external fixation time ranged from 12 to 26 months, (average, 19 months). Two patients had superficial pin site infection during fibular transport and healed spontaneously after removal of the pins. All the wounds were completely healed and no wound infection recurred. No nerve injury occurred during the fibular distraction.After full-weight bearing exercise, the isolated fibula became thicker gradually and no refracture happened.All patients regained good walking with full weight-bearing. Conclusion Gradual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with an Ilizarov frame is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相似文献   
74.
目的筛选研究萎缩性骨不连断段修复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对其可能的功能性靶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以萎缩性骨不连患者断端瘢痕组织(AN,3例)与正常骨折愈合后内固定钢板取出时钢板周围的骨痂组织(B组,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iqon miRCURY^TM LNA microRNA芯片(11.0版)进行筛选分析,比较A组组织中是否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s,并采用浏览计算机预测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其可能的靶基因,探寻miRNAs可能参与的萎缩性骨不连相关病理生理过程。结果A组相对B组有9种miRNAs发生1.5倍以上表达上调(hsa—miR-149,hsa—miR-221,hsa—miR-628—3p,hsa-miR-54—5p,以及5种hsa—miRPlus),9种miRNAs发生1.5倍以上表达下调(hsa—let-7b*,hsa—miR-220b,hsa—miR-513a-3p,hsa—miR-551a,hsa—miR-576-5p,hsa—miR-1236,kshv—miR—K12—6—5p,以及2种hsa—miRPlus)。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表达异常的miRNAs与多数成骨基因存在作用靶点。结论萎缩性骨不连的断端修复组织存在miRNAs的异常表达,其靶基因包括BMP家族在内的众多成骨性基因。数种miRNAs,特别是4种上调的miRNAs(hsa-miR-149*、hsa-miR-221、hsa-miR-628—3p和hsa—miR-654—5p)有可能在调控骨折向不愈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硅胶人工趾关节治疗足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亦称Freiberg病,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病因不明,有部分病人行保守治疗或清理术可治愈。上述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考虑行跖骨头切除、硅胶趾关节置换术。1手术方法1.1显露跖骨头病人麻醉后,将患足第二跖趾关节腓侧做弧形切口,弓面在...  相似文献   
76.
带血管蒂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1983年6月~1997年8月,应用带旋股外血管升支或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6例,其中Ⅱ期64例,Ⅲ期39例,Ⅳ期3例。结果 106例经2年4个月~16例随访,根据赵德伟制定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疗效评价方法,成54例,良38例,可9例,优良率为86.8%。结论 带血管蒂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探索治疗骨不连的新途径。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6周后,实验侧(右)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身外周血2ml。在不同时间内进行X线片、组织学检查及新生组织钙、磷含量测定。临床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15例,其中腕舟骨不连7例,肱骨不连3例,股骨不连2例,胫骨不连3例。骨不连时间为7~4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实验侧骨缺损区在骨髓注射后不同时间的X线片、组织学检查均显示新骨形成逐渐增多,钙、磷含量均高于对照侧。对照侧无成骨现象。临床应用的15例中,13例在5~9个月骨折愈合,2例未愈合。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有成骨作用,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骨不连部位软组织条件差、不具备开放植骨的病例。  相似文献   
78.
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Fs)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两组:含有Fs的实验组和不加任何材料的对照组。采用细胞培养、组织化学及电镜等方法对两组MSC的增殖活性、贴壁率、碱性磷酸酶(ALP)表达、Ⅰ型胶原表达、超微结构及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①实验组MSCs的增殖活性和贴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MSCs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7天时的ALP活性显著高于第5天时本组的ALP活性(P〈0.05)。实验组MSCs的Ⅰ型胶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MSCs与材料融合生长。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的MSCs细胞增殖活性好,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水平高,而对照组MSCs的细胞增殖活性相对较低,分化相对较差。结论FS生物相容性好,对MSCs增殖和向成骨细胞方向的分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注射型载体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调查北京某单位21~78岁人群(n=1022)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比较用腰围、体重指数(BMI)评估MS和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预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询问调查人群的既往史,统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评估糖代谢情况(测定空腹和餐后2h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另检测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BMI值,分别以腰围和BMI值来定义肥胖,分析不同定义的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IDF定义)时人群的患病率及其高胰岛素血症的检出率。结果按腰围和BMI值计算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0.6%和41.5%(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糖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MS(IDF定义)检出率分别为8.51%、8.10%、39.60%、30.20%、0.49%、9.00%。按腰围和BMI计算: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9.0%、14.0%(P<0.01),其检出敏感性分别为40.9%、63.6%,特异性分别为85.1%、64.7%;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人群高胰岛素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6.64%、7.55%,分别占总调查人群的1.37%、3.1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北京某单位成年人中MS及相关代谢疾病非常常见。与BMI相比,腰围对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的检出敏感性低、特异性高。对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检出将有助于识别非肥胖人群合并有2项代谢异常者。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联合细胞因子介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为基础的免疫途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手术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及细胞因子治疗.采集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DC及CIK细胞,最后再回输给患者.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变化(CD3+、CD4+、CD8+、CD4+/CD8+、NK细胞)、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变化(白细胞、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3.33%,对照组有效率26.6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26,0.021),治疗组细胞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在治疗前后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23,0.012).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免疫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以DC、CIK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肾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肾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