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沈无名  梁鑫 《吉林医学》2012,33(9):1896-1897
目的:探讨环状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环状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病因与蚊虫叮咬有关1例,与曝晒有关1例,首发皮损局部有外伤史1例,伴发糖尿病1例,起疹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例。有痒痛等自觉症状2例,无自觉症状6例;3例局限型,4例丘疹型,1例播散型;3例病变在真皮浅层,2例病变在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3例可见多核巨细胞。结论:对于环状肉芽肿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而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腺药珍珠菜(Lysimachia stenosepala Hemsl)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 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EI-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腺药珍珠菜中分离得到 8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亚油酸(1)、木犀草素(2)、齐墩果酸(3)、2α,3α,19α,23-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4)、山柰酚(5)、槲皮素(6)、乌头酸(7)、乌苏酸(8)。8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3.
44.
药学课程改革已经成为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新一代药学人才的培养。本文立足于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实验课整合,从多元化教学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依托灵活的教学内容,通过PBL教学、双语课、网络化教学等方式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5.
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新体系,实验教学应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本文阐述了开放式实验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研究讨论了课内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22年3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9例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病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等进行总结。 结果 9例患者均为女性,就诊年龄1~38 d,上颌3例、下颌6例,6例在母亲孕28~39周B超发现,3例出生时发现,肿瘤直径0.5~3.5 cm,肿物均有蒂与牙槽嵴相连。1例局麻下手术切除,其余8例全麻下手术切除,随访1个月~12年,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中2例相应部位乳牙过早萌出。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 结论 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是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母亲孕期B超是早期发现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重要手段,病理学检查对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诊断具有关键作用,一般手术切除肿瘤即可,无需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47.
目的测定吡拉西坦注射液中吡拉西坦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UltimateTM-Cl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吡拉西坦线性范围0.18~0.5mg/ml,回归方程为:Y=6.275×10^5X+7.9×10^3,r=0.9996,平均回收率99.94%,RSD是0.45%。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作为吡拉西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人体尿样中双氯灭痛、氯丙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31.5cm,25μmi.d.,360μmo.d.),以4.90×10-3mol/LNa2HPO4-7.80×10-3mol/LNaH2PO4(pH=7)为缓冲液,10kV分离电压,5kV电渗进样10s,碳纤维电极工作电极(长200μm,直径8μm),检测电势0.72V。结果双氯灭痛、氯丙嗪两种药物分别在9.90×10-6~5.00×10-4mol/L(r=0.9982)、5.0×10-7~1.0×10-4mol/L(r=0.9998)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其回收率分别为104%,96.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人体尿样中双氯灭痛、氯丙嗪的分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9.
余清  滕凤猛  梁鑫  陈秋霞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42-1143
目的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c肽的方法进行评估和初步应用。方法连续5d测定同一标本每次重复3次。计算重复性、实验室内精密度、真实度、功能灵敏度和线性范嗣;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15-A)提供的方案对该方法的重复性、实验室内精密度、功能灵敏度和线性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该方法的功能灵敏度为0.60ng/mL;性范围0-18.30ng/mL;~部精密度为7.00%-12.29%,总不精密度为6.63%-8.35%。结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系统检测C肽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符合要求,系统推荐用肝素抗凝管。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多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方法,从而使得检验过程更加快捷方便。方法采用TLC法,应用适宜展开系统同时检测三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并应用HPLC法对此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建立的展开系统可同时检测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噻肟钠三种药物。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真伪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