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目的: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RUVBL2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RUVBL2,并鉴定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pGADT7-RUVBL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RUVBL2基因,首先克隆至T载体中,进一步亚克隆至p-EGFP-N1,并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系,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UVBL2-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pEGFP-N1-RUVBL2载体序列正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HeLa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证实转染细胞中能表达RUVBL2-GFP融合蛋白。结论:pEGFP-N1-RU-VBL2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HeLa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构建人BRDT-NY原核表达载体,表达人BRDT-NY原核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检测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方法:以质粒pTriplEx2-BRDT-NY为模板,用PCR法扩增人的BRDT-NY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RDT-NY。将该重组质粒转化BL21菌,以IPTG诱导原核蛋白的表达。应用纯化的原核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滴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该蛋白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用于原核蛋白表达的重组质粒,在BL21菌中表达BRDT-NY重组蛋白,用亲和层析Ni柱进行纯化得到人BRDT-NY蛋白。用纯化的BRDT-NY蛋白免疫小鼠2个月后,得到相应的多克隆血清抗体,经ELISA检测,滴度均能达到1/10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RDT-NY蛋白在消化道肿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结论:该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BRDT-NY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3.
人源化小鼠人源细胞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人源化小鼠在人类疾病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为获得一种理想的人源化小鼠检测方法,研究人特异性线粒体序列扩增作为人源化动物模型中人类DNA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设计人线粒体DNA特异性引物,并用该引物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嵌合体小鼠进行了检测。结果在人源化动物模型的人类DNA检测中,这种人线粒体DNA的PCR检测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是一种理想的嵌合体小鼠检测方法。结论获得了一种理想的人源化小鼠人源细胞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94.
目的 构建PIAS-NY(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NY,PIAS-NY)的诱饵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PIAS-NY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PCR法扩增PIAS-NY编码序列的片段,先将其克隆入pGEMT-easy内,经序列测定确认无误后,再将片段亚克隆入pGBKT7载体内,将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PIAS-NY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及Y187中,进行诱饵载体的毒性及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 构建了PIAS-NY的诱饵载体,经过自激活活性的分析发现,该诱饵载体没有自激活活性,同时对两种酵母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PIAS-NY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95.
造血干细胞全标记红色和绿色荧光转基因小鼠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五种荧光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中的荧光标记细胞进行分析,筛选造血干细胞全标记红色和绿色荧光转基因小鼠,为造血干细胞分化机制体内示踪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活体荧光影像系统对两种红色荧光转基因小鼠品系C57BL/6J-TgN(CAG-DsRed-1和CAG-DsRed-2) ZLFILAS和三种绿色荧光转基因小鼠品系C57BL/6J-TgN(CAG-EGFP-1、CAG-EGFP-2和CAG-EGFP-3)ZLFILAS的荧光标记进行比较;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转基因小鼠的骨髓lin(-)c-kit(+)Sea-1+(LSK)造血干细胞荧光标记细胞比率,根据标记比率筛选造血干细胞全标记红色和绿色荧光转基因小鼠.结果 活体荧光影像分析表明转基因小鼠均系统性表达红色或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LSK造血干细胞中高度表达红色和绿色荧光,其中,C57BL/6J-TgN(CAG-DsRed-1)ZLFILAS和C57BL/6J-TgN(CAG-EGFP-1)ZLFILAS的造血干细胞全部为荧光标记细胞.结论 筛选获得在造血干细胞中全标记的红色和绿色荧光转基因小鼠,可为造血干细胞体内研究提供有效示踪工具.  相似文献   
296.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小鼠胚胎干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PIASx(protein inhibitor ofactivated STAT x,PIASx)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对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研究,探讨PIASx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pGBKT7-PIASx为诱饵质粒,从小鼠胚胎干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PIASx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对验证后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采用直接酵母双杂交进行相互作用验证。结果经过筛选、测序、同源性分析及直接酵母双杂交验证,发现了6种与PIASx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共筛选得到了6种不同的基因,其编码蛋白与PIASx相互作用,可能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相关。对PIASx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有助于揭示PIASx在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97.
目的 研究成年雄性人源化小鼠个体出现疝气症状的原因和对人源化小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显微注射法构建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对疝气表型特征、小鼠行为、生理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2月龄雄性人源化小鼠出现直接性疝气症状,腹股沟区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减少可能是疝气形成的主要原因.疝气小鼠同时伴有耐力和运动协调性下降,但疝气对小鼠的繁殖系统无显著影响.结论 雄性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具有显著的疝气症状,其发生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8.
目的:对比研究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血液流变性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二个疗程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检测血液流变性某些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29例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二种治疗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但以前者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也以前者为佳。结论: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与复方丹参治疗银屑病患者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方面有协同作用,联合使用优于单用复方丹参,不失为银屑病治疗实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99.
6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大学生SCL-90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62名HBsAg阳性学生。结果62名HBsAg阳性者在强迫症状、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分值高于HBsAg阴性者,并呈显著性差异。62名HBsAg阳性者在SCL-90各因子的分值上无性别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医学生HBsAg阳性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HBsAg阴性者。  相似文献   
300.
陈元花  梁虹  陈彦辛  黄勇 《四川中医》2020,38(8):158-161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伐昔洛韦对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5例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33例予以伐昔洛韦+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CD8~+、CD4~+)、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M(IgM)、IgG]、血清TNF-α、IL-4、IL-6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DL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30/33),高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组CD4~+及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及IL-4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5.15%(5/33),对照组为9.38%(3/3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3个疗程后DL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调节机体免疫,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