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寻找能够有效判断乳腺癌转移潜能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PV-9000法)检测10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块直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患者年龄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并分析MMP-9不同表达强度患者的生存率.结果:(1)106例乳腺癌组织中MMP-9表达阳性率为81.13%,随肿块直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淋巴结无转移者MMP-9阳性表达率((71.4%)明显低于腋淋巴结有转移者(87.5%)(P<0.05);(2)乳腺癌组织MMP-9表达与ER、PR、Her-2的表达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P>0.05).(3) MMP-9表达越强,患者术后生存率越低(P<0.05).结论:MMP-9的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MMP-9可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参数.  相似文献   
62.
目的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方法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募集对象放置IUD时和置器后3~18个月或取出IUD时,采取子宫内膜组织制片,样本集中寄往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宫腔细胞学检测中心"阅片。结果放置IUD时与放置后带器3~18个月复查,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测结果对比,子宫内膜未见异常、良性增生性改变及不典型增生性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IUD后有并发症状人群与无并发症状人群的初查结果比较,并发症状人群良性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状人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症取出人群子宫内膜良性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继续留置IUD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典型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IUD后的副反应与个体放置前的子宫内膜状况有密切的联系,个体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放置IUD不增加子宫内膜良性增生性改变及不典型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II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2DM)对老年绝经后骨密度、骨转换及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风险的影响。方法:75例老年绝经后T2DM患者和40例同年龄段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分别记为T2DM组和健康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指标(股骨颈、全髋及腰椎BMD),DXA自带分析软件计算股骨强度指数(femur strength index,FSI)、截面指数(section modulus,SM)、横截面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及曲线比率(buckling ratio,BR),同时检测骨转换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1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结合3年随访观察两组OPF发生情况。结果:DXA测量显示:T2DM组股骨颈(L1~L4)BMD、全髋BMD、腰椎BMD和股骨近端FSI、SM、CSA明显低于健康组,BR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依次=2.332、2.367、2.314、5.612、5.007、9.835、2.821,P<0.05或<0.01);骨转换检测显示:两组β-CTX水平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P1NP水平较健康组低[(43.76±18.29)ng/mL vs.(53.84±20.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6,P<0.01)。3年随访显示:T2DM组OPF发生率为16.42%,高于健康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3,P<0.05),T2DM组骨折发生于髋部、脊椎处和桡尺骨远端处。结论:T2DM可能通过降低老年绝经后女性BMD和骨强度及抑制骨生成转换等途径,增加OPF发生风险,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预防OPF发生。  相似文献   
64.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以增强子宫收缩,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且必须注射给药,为寻找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方法,我们于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通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来预防产后出血,经与肌注缩宫素和静注缩宫素比较,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 (endotoxin,ET)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在油酸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过程所继发的肺外器官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 方法:将 3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组 ,其中 6只作为对照组 ,另外 2 8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油酸 (OA) 0 .1mg/kg,以 30、6 0、90、12 0 m in为时限又分为 4组作为实验组 ,监测平均动脉血压 (MABP)、血气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浆 ET、TNF- α的动态变化。同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 结果 :实验组注射 OA6 0 m in后 ,门静脉血浆 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腔静脉中的ET在注射 OA90 min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且 OA6 0 min与 OA90 min时限的门静脉血浆 ET水平与同时点的腔静脉血浆 E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注射 OA6 0 m in后门、腔静脉血浆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门静脉血浆 TNF- α水平在注射 OA90 m in后达高峰。电镜下可见 OA6 0、90 m in组小肠微绒毛排列紊乱 ,线粒体肿胀 ,粗面内质网扩张 ,上述改变在 OA12 0 min组加重。结论 :在 OA致 ARDS过程中 ,有肠源性 ET血症的发生及 TNF- α的过量释放 ,它们可能参与 OA所致 ARDS过程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促进分娩顺利完成的有益因素,笔者对我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单胎初产妇150例,于第一产程潜伏期末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明显减少了宫缩乏力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在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痰瘀互结型OSAH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口服,2组疗程均为30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氧减指数(ODI),并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调查表(SAQLI)评估患者日间打盹或熟睡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LSa O2、SAQLI积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AHI、ODI及ESS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288)。研究过程中未见与治疗药物或方式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的中药汤剂可显著改善痰瘀互结型OSAHS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武威市沙尘天气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6年沙尘天气高发期(3—5月)武威市0~14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逐日资料和同期气象环境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进行沙尘天气PM10和PM2.5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联性研究。结果与非沙尘天气比较,沙尘天气日均风速(3.31 m/s)、PM10日均浓度(287.32μg/m3)、PM2.5日均浓度(92.57μg/m3)均较高(P0.05)。沙尘天气PM10浓度上升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增加相关,呈滞后效应;PM10累积效应对0~14岁儿童、6~14岁儿童分别在滞后3~5 d、3~8 d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于第5、8天达最大,RR(95%CI)值分别为1.993 6(1.039 7~3.822 7)、3.795 8(1.064 5~13.534 4);对0~5岁儿童累计效应在整个滞后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M2.5的累积效应对不同年龄儿童在整个滞后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武威市沙尘天气高浓度PM10污染可增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呈滞后效应,6~14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69.
乳腺癌中KAI1、HAI-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抗癌1号(KAI1)、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剂抑制因子-1(HAI-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KAI1、HAI-1的检测.结果:乳腺癌KAI1的阳性表达率为44.44% (48/108), KAI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中HAI-1的阳性表达率为91.67%(99/108).HAI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绝经有关(P<0.05).结论:KAI1低表达、HAI-1高表达提示肿瘤的高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0年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武威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 30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4.12/10万,不同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856.580,Ρ<0.05)。发病高峰在3—7月和10月—次年1月;48.12%的病例分布在凉州区(2 071例);男性(2 722例)多于女性(1 582例),发病年龄主要在5~19岁(3 463例、占80.46%),以学生为主(3 153例,73.25%)。结论 除2012年、2013年报告发病数明显增加外,2011—2020年其他年度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总体平稳,呈较规律的双峰分布;建议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