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突发性耳聋(S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62例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倍他司汀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倍他司汀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患耳纯音气导听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倍他司汀组总有效率(96.77%)较常规组(80.65%)高(χ2=4.026,P=0.045)。治疗10 d后,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治疗前,血清白介素-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倍他司汀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P<0.01)。治疗10 d后,2组500、1 000、2 000 Hz下纯音气导听阈低于治疗前,且倍他司汀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SD的...  相似文献   
102.
总结了346例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患者术后大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分别从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等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对前列腺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早期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前列腺汽化切除术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用于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的护理。方法:对31例有晚期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症状、无盐酸利托君用药禁忌的孕妇,用盐酸利托君进行抑制宫缩,同时加强各方面护理。结果:有效率为93.5%。结论: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作用强,显效快,能延长孕周,但要掌握禁忌证,用药中要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在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中注射静脉麻醉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将作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静脉注射依托咪酯;B组60例静脉注射异丙酚。观察记录患者的给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脉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检查顺利完成,操作时间无差异,A组肌颤等不良反应比B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的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短于A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5.
结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及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的好发部位、大小、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326例电子结肠镜中检出的528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检出率为12.21%,64.64%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好发年龄为51~70岁,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51.11%,84枚癌变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息肉癌变率为7.75%。结论结肠息肉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易癌变,其恶变与体积大小、绒毛成分含量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有关,对内镜下发现的息肉,如无禁忌证,均应摘除。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8例伪膜性肠炎患者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老年重症肺部感染12例,脑血管意外3例,大手术后2例,肝癌晚期1例。所有患者都有使用抗生素史,主要症状为腹泻、黏液血便、腹痛等,肠镜下有特征性表现。粪便检查: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培养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结论伪膜性肠炎多见于老年重症、免疫力下降患者,停用抗生素或使用万古霉素、甲硝唑等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胃癌(G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甲基化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74例患者及3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胃黏膜中FHI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对比相应的病理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与对照组组织中FHIT基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36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8人,予禁食、补液、抑酸等一般治疗;实验组68人,予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9%VS26.47%,P〈0.05);实验组和ERCP术胰腺炎的发生率为4.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生长抑素对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是否有效及其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4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68例。比较对照组(C组,仅予常规治疗)、试验组Ⅰ(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ERCP术前加用生长抑素)及试验组Ⅱ(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ERCP术中加用生长抑素)。术后3h、6h、24h观察血淀粉酶及胰腺炎等情况。结果血淀粉酶在ERCP术后3h时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h、24h时S组及R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S组明显低于R组(P<0.05)。ERCP术后胰腺炎S组及R组分别为2例(2.94%)及8例(11.76%),均明显低于C组的18例(26.47%)(P<0.05);且S组与R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在术前就开始加用生长抑素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