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头部穴位推拿配合针刺与超短波治疗Bell''''s面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头部穴位推拿配合针刺与超短波治疗Bell's面瘫.方法采用临床半随机对照方法,将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加超短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部穴位推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头部穴位推拿可增强针刺与超短波治疗Bell's面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儿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58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按摩加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包括以上田法和Bobath法为主的运动训练和作业疗法),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患儿上肢痉挛程度,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评定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结果:2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以观察组效果更明显。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偏瘫所致的上肢痉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肉毒毒素在小儿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松  赵阳  李树春 《临床荟萃》2002,17(22):1341-1342
脑性瘫痪 (cerebralpalsy ,CP)拇指内收畸形较为常见 ,治疗效果不佳且易被忽视 ,影响患儿手功能的改善。我中心1999年 5月以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 (BTX A)治疗CP患儿拇指内收畸形 ,并与单纯应用传统中医按摩和夹板固定相比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 0例CP患儿 ,诊断与分型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标准[1] 。年龄 1岁 4个月至 14岁 ,均为痉挛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 5例中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48.76± 36 .2 2 )月 ;对照组 2 5例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5 5 .16± 4 0 .…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难治之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及时、早期的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现就8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83例脑性瘫痪患儿为1999年3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男65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6岁,中位年龄3岁8个月。全部病例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确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犤1犦。2.2临床表现运动伤残:痉挛性脑性瘫痪61例(73%)、其他类型22例(27%)。并发发育异常:智力低下65例(78%)、语言障…  相似文献   
15.
杨亚利  韩文群  陈君辉  张磊  梁松  魏东 《西部医学》2012,24(9):1711-1713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对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的预测作用,并观察肿瘤患者行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前预处理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两种方法,分析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在前瞻性研究中,10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和对照组50例(未行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在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白细胞减少呈正相关,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越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越高。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前干预可显著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P〈0.001)。结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可作为评价肿瘤化疗前骨髓造血功能的早期指标,对指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 (脑瘫 )早期诊断中CT的作用。方法 对 94例小儿脑瘫头颅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中 67例头颅CT阳性 ,CT异常率 71.2 8% ,其中脑萎缩最常见 (3 2 .98% )。临床类型中痉挛型最多见 (5 7.45 % )。不同年龄组中 ,年龄越小 ,CT异常率越高。结论 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帮助寻找病因及定位 ,还可为判断本病的预后提供依据 ,在脑瘫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枢性协调障碍1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协调障碍是具有高危因素和姿势反应性异常的脑性瘫痪危险患儿。多发生在婴儿期 ,尤其在 6个月内。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 ,常常误诊。 1998~ 2 0 0 1年我院收治中枢性协调障碍 30例 ,其中误诊 1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 2~ 9个月。其中~ 3个月 2例 ,~ 6个月 7例 ,~ 9个月 5例 ;早产 3例 ,生后窒息 11例 ;有黄疸病史 9例。1.2 临床表现  14例均有不同程度运动发育滞后。3个月内2例不能竖头 ,身体易打挺 ,发硬 ;6个月内 7例俯卧抬头不稳 ,小于 4 5°,手不会抓物 ,其中 2例癫样抽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针灸配合上田法在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运用针灸及上田法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上田法进行治疗,效果应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经90d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73.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9,P<0.05),且两组治疗后综合评估分值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2.15,P<0.05)。结论针灸与上田法结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某雷管生产线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评价,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类比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可比性较高的类比企业检测结果显示:铅尘和苯无超标,噪声最高为88.7 dB(A),超标率为59.26%。结论本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如果做好个人防护,可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LYRM1基因过表达对3T3-L1脂肪细胞线粒体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别构建LYRM1基因过表达细胞株(LYRM1-pcDNA3.1/myc-His B)和空载对照细胞株(pcDNA3.1/myc-His B);实时定量RT-PCR验证转染情况;RT-PCR检测诱导分化成熟后的线粒体代谢酶HKI,ACC,CS,CPT1和Cyc-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证实LYRM1质粒转染成功;与空载对照组比较,LYRM1过表达组HKI,ACC,CS,CPT1和Cyc-C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LYRM1基因过表达下调了3T3-L1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参与调节脂肪细胞线粒体的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