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64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王凡温  梁杰 《当代医学》2011,17(25):40-40
1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警卫战士,因尿色异常就诊。自诉跑步训练时全身不适,下腹轻度疼痛,训练结束后排尿时发现尿色异常。追问病史,未患过肾病及溶血性疾病。肝、脾、肾B超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呈深棕色,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术中开腹直视下将125碘粒子植入瘤体内治疗不能根治的腹腔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腹腔晚期肿瘤患者,均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位置、转移灶的多少等计算出放植粒子的粒数,于术中直视下将125碘粒子植入病灶,术后每个月复查腹部CT了解肿瘤大小、术后疼痛缓解率、生存期等。结果 15例病人中完全缓解占6.67%,部分缓解占73.33%,无恶化13.33%,恶化6.67%,总有效率8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术中直视将125碘粒子种植入癌灶内进行近距离放疗,近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银黄药对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挖掘方法筛选银黄药对的主要成分;采用PharmM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并筛选出关键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将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输入到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中,统计关键蛋白在人体骨髓与免疫系统中的表达信息.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蛋白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最终使用Cytoscape 3.4.0软件的Merge功能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KEGG信号通路网络.结果 获得银黄药对成分共16种,金银花主要包括绿原酸及其异构体,黄芩主要是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银黄药对抗病毒作用的靶点主要有CDK2、CDK7、SRC、DHFR、CHEK1、CCNA2等,涉及信号通路为病毒致癌通路、乙肝病毒通路.结论 银黄药对抗病毒机制可能通过抑制DNA前体合成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宿主细胞DNA受损并修复受损的DNA,减少宿主细胞受到的病毒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林英立  李艳丽  梁杰  赵炎 《浙江医学》2019,41(18):1964-1966,1970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原钙黏蛋白-10(PCDH10)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8例肾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中3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组织PCDH10甲基化情况,分析肾癌组织PCDH10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PCDH10甲基化阳性率(73.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织PCDH10甲基化阳性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肿瘤T分期、Fuhrman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癌患者PCDH10甲基化阳性组5年总生存率(73.7%)明显低于甲基化阴性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组织PCDH10甲基化阳性率较高,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颞部凹陷填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SVF辅助脂肪移植组应用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脂肪移植组应用传统的自体脂肪技术.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颞部凹陷提升率二维测量法、颞部凹陷评分改善度法和患者满意率调查法评估术后有效性,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术后安全性.结果 相较于脂肪移植组,SVF辅助脂肪移植组的手术次数减少到了(1.45±0.49)次,单侧总计脂肪组织填充量减少到(17.65±6.93) mL,但颞部凹陷的提升率提高到(32.35±7.13)%、颞部凹陷评分改善度平均提高(2.50±0.71)分、患者满意率92.31%,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改善颞部凹陷的有效性优于传统自体脂肪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7.
许家莹  张磊  时燕萍  申龙树  夏亲华  吴正芳  梁杰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227-1230,后插3
目的:评价内异停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观察内异停对EMs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在位内膜VEGFR-2的影响。方法:将76例EM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内异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位内膜VEGFR-2的变化。结果:内异停方治疗EMs总有效率达88. 00%,优于对照组桂枝茯苓胶囊(58. 33%)(P 0. 05);内异停可明显降低血清CA125及VEGF水平(P 0. 05),与对照组相当;内异停组与对照组(未用药)在位内膜VEGFR-2比较,VEGFR-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内异停方治疗EMs有效,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值得临床运用推广。内异停方可能通过降低EMs血清VEGF水平及在位内膜VEGFR-2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采用超声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 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 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T2DM组)94 例,根据是否合并MS,将T2DM组分为合并MS组(CMS组)与不合并MS组(NMS组),同期收集年龄、性别 相匹配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及二尖瓣血流速度等常规参数。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E)测量TMAD参数: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 (TMAD1)、侧壁位点位移(TMAD2)、平均位移(TMADmid)及平均位移率(TMADmid%),比较各组各参数 的差异。结果T2DM组患者和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 组相比,T2DM患者的LVEDV增加(P <0.05),Mitral E/A减低(P <0.05);而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CMS组及NMS组TMAD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 较,CMS 组及NMS 组患者TMAD1、TMAD2、TMADmid 及TMADmid%均降低(P <0.05),且CMS 组患者 TMAD参数均低于NMS组(P <0.05)。结论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仍降低,且合并MS 的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更显著。TMAD参数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参数,具有操作简 单,准确、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9.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损伤中 ,累及后交叉韧带 (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者约占 5%~2 0 % [1] 。对于PCL附丽部撕脱性骨折及合并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者 ,一致认为应尽早手术治疗[1~ 3] 。对于单纯性损伤 ,虽然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股四头肌锻炼恢复膝关节稳定 ,但由于长期随访发现骨关节炎的发生显著增高 ,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早期重建 ,特别是对年轻或从事体育运动者尤应如此[2~ 4 ] 。术后替代物在膝关节活动中因受到不断的牵拉而松驰或固定失败一直是困惑外科医生的主要难题。人们主要从替代物材料、…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用于染色体易位夫妇胚胎植入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的211对染色体易位夫妇患者的临床病例。使用CNV-seq对胚胎染色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一般信息和PGD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210个胚胎中,被检出837个(79.2%)胚胎存在染色体异常,373个(30.8%)胚胎为整倍体。在241个PGD周期中,68个(27.6%)周期所有胚胎均存在染色体异常,178个(72.4%)周期至少含有一个整倍体胚胎。在176个移植周期中,130个(73.9%)确定临床妊娠,已出生46个健康婴儿,12例发生早期流产。 结论CNV-seq可准确地区分胚胎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避免因胚胎含有染色体异常而被移植,是一种可靠而准确的PGD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