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医学脾肾相关理论高度概括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骨骼和脂肪的内在关系,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囊泡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骨-脂肪Crosstalk”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笔者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脂肪源性外泌体在SOP中的作用,对挖掘中医药防治SOP的新靶点及丰富脾肾相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调理脾肾是治疗SOP“骨脂代谢失衡”的关键,为防治SOP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运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胸腰段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依据Frankel分级评定),记录内固定失败、相邻椎体骨折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椎体后壁骨折块椎管侵占率为27.41%~63.85%,平均为(43.24±10.61)%。术后VAS、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胸腰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3.31±23.47)%和(61.91±17.54)%,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矫正丢失率分别为(15.38±39.92)%和(21.79±32.20)%,但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6例,E级19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无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等情况;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有5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例发生于相邻节段椎体,3例发生在非相邻节段。【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生理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减压术,治疗组术后加服当归四逆汤治疗,治疗6周。应用下腰痛JOA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术后2周及6周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术后两组的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术后2周及6周时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神经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当归四逆汤有利于促进术后麻木综合征的恢复,可强化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一期3个及以上致痛椎的强化术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一期3个及以上致痛椎的强化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6例,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一次手术完成3个椎体强化17例,4个椎体强化8例,5个椎体强化1例。术前VAS评分平均为8.48±1.36,术后2天平均为3.08±1.24;术后3个月平均为1.96±1.17,末次随访平均为1.65±1.25,疼痛缓解明显。术后出现骨水泥少许向椎体前方外溢者7个,进入周围静脉丛者1个,但均无异常临床表现。结论〓3个及以上椎体一次性椎体强化术临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在充分评估患者可以耐受的基础上可考虑施行。  相似文献   
45.
川芎嗪对家兔再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8只动物。分离股动脉,切断,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川芎嗪组用药量为5mg.kg^-1,肝素组用药量为60u.kg^-1,均加入0.9%生理盐水320ml,生理盐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静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用14天,分别于术后1,3,7,14天从股静脉抽血检测ET,NO,PGI2/TXA2,结果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ET值低于生理盐水组;而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NO值则高于生理盐水组,川芎组的NO值高于肝素组,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PGI2/TXA2值高于重量盐水组,认为川芎嗪具有保护再植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检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脊柱转移瘤为最常见的骨转移瘤,其引起的剧烈疼痛及神经功能损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10年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模式有了显著的发展。脊柱转移瘤患者经全面评估后可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措施,多学科协作的治疗被广泛接受。手术治疗如微创手术、分离手术、全椎体切除手术等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术后的放射治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中医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进而继续接受全身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加强中医药疗法与现代医学疗法的结合,可更好地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7.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一般人认为,此病心瓣膜已损害、变形,心脏不同程度扩大,中医治疗奏效不易;因而文献报道也很少。邓铁涛教授治疗此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独到的见解,现简要总结于下。一、辨治风湿心,信心应充足慢性风湿心由于心脏扩大,心瓣膜严重损害、变形,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全身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机能紊乱。中医治疗此病效果如何?邓老除列举前人治疗心脏病的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48.
少女为何无阴毛文/梁德阴毛,是人的第二性生理特征之一。少女青春期由于内分泌激素的缘故,随着身体长高、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便会出现阴毛、腋毛等第二性生理特征。女性阴毛开始出现年龄为12岁左右,即乳房发育之后。女性阴毛的长出标志着雌性激素分泌量的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9.
梁德  陈基长 《新中医》1998,30(1):38-39
分析1991-1995年创伤住院病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62例的临床资料,认为严重创伤、休克病人因血循环的改变,使肝脏缺血缺氧、肝细胞变怀坏死、出现肝功能损害,2则瘀血内阻、恶血归肝,肝失疏泄条达,亦加重肝功能损害。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为瘀血内蓄、湿热郁积型53例和和气血亏虚、肝脾失和9例,分别用清热解毒,活血化阏和益气养血,直理脾之法,合用护肝保肝药物。结果:入院开始治疗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最长82天,最  相似文献   
50.
我们将川芎嗪应用于血管损伤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