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41.
目的 基于少火生气理论探讨肾气丸原组方(SQW)和肾气丸去除桂枝、附子(SQQ)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作用的效果差异。方法 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SQW、SQQ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药物干预的安全作用浓度。将RAW264.7细胞分为CON组、IL-4组、IL-4+SQW组、IL-4+SQQ组。将不同药物组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后分泌的细胞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BMSC,评估BMSC成骨分化的能力。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ALP)及茜素红染色法(ARS)检测各组BMSC成骨分化能力;使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BMSC成骨标志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骨保护素(OPG)的分布和表达;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精氨酸酶1(ARG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以及BMSC成骨相关的BMP4、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结果 与IL-4+SQQ组相比,IL-4+SQW组更加显著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ARG1、IL-10上调(P<0.01),且其条件培养基培养的BMSC的ALP及ARS染色增强,成骨蛋白BMP4、OPG、RUNX2表达升高(P<0.05)。结论 肾气丸原组方与肾气丸去除桂枝、附子两味药相比,具备更强的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与增强BMSC成骨分化能力,为少火生气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2.
目的 了解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及其他炎症指标水平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出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男性患者,共311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以及骨量正常组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骨质疏松组中SII、NLR、MLR以及ESR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PLR(P<0.05)与ESR(P<0.05)为男性发生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显示PLR曲线下面积为0.658,临界值为189.17;ESR的曲线下面积为0.639,临界值为18.50;多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713。在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对不同部位骨密度与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MLR与L1~L4 BMD无明显相关性,SII、NLR、PLR、CRP、ESR与L1~L4 BMD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43.
目的:分析腰椎内镜单纯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5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并行腰椎内镜单纯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患者不同时间段临床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结果:35例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椎体前后滑移距离、椎体旋转角度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腰椎内镜单纯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