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广东蛇药中所含有机酸的量与抗眼镜蛇毒效价间的关系。通过对小白鼠中毒模型的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蛇药不同剂量中所含有机酸量在0.25~0.55g/kg时与其保护百分数(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2分别为0.975、0.994、P<0.01)四批次实验结果均具有显著意义。并通过几种批号的片剂分析结果证明,其有机酸含量与抗蛇毒效价对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2.
早在70年代,甲孕酮作为激素类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小细胞性肺癌等,80年代甲孕酮用于改善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作者1998年4月至2000年12月,采用甲孕酮联合止吐剂预防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1998年4月~2000年12月可评价的住院肿瘤化疗患者40例,均有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男2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髓性细胞白血病6例,非髓性细胞白血病2例,恶性淋巴瘤(ⅡB-Ⅳ期)17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肺癌6例,胃肠道肿瘤9例,乳腺癌1例,实体瘤均为Ⅱ-Ⅳ期,其中术后复发或转移8例。1…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P53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LEC鼠(long evan cinnamon)作为肝癌的动物模型。选取15周,37周,101周的LEC鼠15,14和10只,正常对照SD大鼠15只,取出肝脏组织进行切片。切片一部份用于GST-P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另一部份利用镭射激光捕获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定位切割,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突变的分析。结果37周龄LEC鼠和101周龄LEC鼠GST-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5),15周龄LEC鼠GST-P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在GST-P表达阳性肝炎组有3例突变(3/11),GST-P表达阳性肝癌组有10例发生突变(10/15),肝癌组显著高于肝炎组(P〈0.05)。结论 P53的突变发生在肝癌形成的早期阶段,随着发展过程,突变率明显增高。GST-P虽然特异性不强,但是不失为一种灵敏的判断肝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4.
梁彬  程大也  孔虹 《现代医学》2007,35(2):148-149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时间对腹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结核性腹水患者腹水标本10份、恶性肿瘤患者腹水标本6份和肝硬化患者腹水标本6份,将1h内ADA活性测定结果作为对照,分别在第1、2、3、7、10天对保存在-20℃的标本进行ADA活性检测,比较不同时间点测定结果与1h内测定结果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不同放置时间ADA活性和1hADA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2、3、7天ADA活性和1h内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均P〈0.01),第10天小于0.9(P〈0,01)。结论 腹水样本放置于-20℃,10d内ADA活性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不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金克)对骨髓瘤细胞细胞株PR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RMI8226细胞与1.5、3、5mg/ml的不同浓度槐耳浸膏共孵育,分别在24、36和72小时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早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槐耳浸膏可抑制PRMI8226细胞细胞增殖,不同浓度的槐耳浸膏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不同,以5mg/ml时抑制增殖效果最好。且浓度为5.0mg/ml的槐耳浸膏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48小时抑制率达到高峰84%。FCM检测表明,槐耳浸膏可诱导PRMI8226细胞早期凋亡,浓度为5.0mg/ml槐耳浸膏对PRMI8226细胞处理48小时引起25.9%的凋亡率。这两种作用均随槐耳浸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槐耳浸膏可在体外抑制PRMI822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6.
梁彬影  张风贞 《抗癌》2005,(1):27-28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性功能障碍除与肿瘤对特定的组织器官的侵袭破坏和治疗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研究较深入,国内医学领域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对2000~2002年在我院妇科住院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65例、卵巢癌20例、子宫内膜癌11例、  相似文献   
107.
MHC-肽四聚体技术是一种直接监测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新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就MHC-肽四聚体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特异性CTL、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特异性CTL以及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的检测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刘佩  钟鸣  王丽  陈红  梁彬  陈壮丽  张婷婷 《广西医学》2022,(6):606-609+615
目的 基于神经递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探讨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壮医刺血组、西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模型(共2天)。建模成功后连续干预12 d,其中壮医刺血组采用大鼠背部穴位针刺并放血干预,西药组、模型组分别给予地西泮、生理盐水灌胃,而空白组给予抓取刺激干预。记录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体重。于干预结束后次日,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以及下丘脑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降低,下丘脑组织NE、CRH及血清皮质醇、ACTH含量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壮医刺血组大鼠下丘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升高,壮医刺血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NE、CRH和血清皮质醇、ACTH含量均下降(均P<0.05)。与西药组相比,壮医刺血组下丘脑组织CRH含量、血清皮质醇含量均降低(均P<0.05)。结论 壮医刺血疗法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和下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估层流床在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67例,34例住层流床者为观察组,33例未使用层流床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其他保护性隔离措施相同,观察两组医院感染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64.7%(22/34),对照组为90.9%(30/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5±10.6)d,对照组为(51.2±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层流床能降低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的医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价视频喉镜用于经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食道超声探头置入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经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患者40例,年龄39~62岁,体质量45~73 kg, 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视频喉镜组(G组)和对照组(C组)。G组患者在视频喉镜引导下行食道超声(TEE)探头置入,C组采用盲探法。记录TEE探头插入首次成功率及插入次数、插入时间、G组视频喉镜对食道入口的显露情况,口咽黏膜出血及损伤发生率(视频喉镜发现一处及以上损伤则计为损伤)、呼吸道并发症(包括气管插管脱出、错位、异位)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G组患者首次插入成功率95%,明显高于C组60%(P<0.05),插入次数明显少于C组(21 vs.30)(P<0.05),插入时间明显短于C组[(28±9)s vs.(51±11)s](P<0.05);G组患者口腔黏膜出血、血肿、损伤发生率及术后拔管1 d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包括气管插管脱出、错位、异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