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观察血必净在肾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皮肾镜取石术(PCNL)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对术后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采用PCNL治疗的肾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围术期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术后SIRS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50 mL加入50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及术后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SIRS发生率为16.7%(5/30),低于对照组36.7%(11/30),脓毒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10.0%(3/30),MODS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23.3%(7/30),观察组术后2,4,6 d在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预防肾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PCNL后发生SIRS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脓毒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结石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PCT监测在PCNL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玉海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1):1114-1116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解除尿路梗阻。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和腔内镜手术。腔镜方式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术方式,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也涌现较多的新型腔内治疗方法。该文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2例初步诊断为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TURBT切除肿瘤并确定病理结果,与术后2—6周二次电切术(93例)、部分切除术(9例)和根治切除术(10例)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首次TURBT切除标本组织形态人为改变23例(20.54%),标本组织肌层缺失35例(31.25%)。比较发现,首次TURBT后肿瘤残余47例(41.96%),病理结果一致84例(75.oo%),病理被低估28例(25.00%)。肿瘤进展风险、肿瘤位置、电切方法和术者经验与首次TURBT肿瘤残余有关(P〈0.05);Logistic分析得出影响首次TURBT肿瘤残余的因素依次为:肿瘤进展风险〉电切方法〉术者经验〉肿瘤位置;电切方法、术者经验与标本组织肌层缺失有关(P〈0.05);电切设备与标本组织形态改变有关(P〈0.05);标本肌层缺失、标本组织形态改变与首次TURBT病理结果正确率有关(P〈0.05)。结论首次TURBT存在肿瘤残余、病理低估等缺陷,主要原因是无法保证高质量的TURBT并留取符合要求的标本,提倡有经验的医师通过双极等离子电刀系统来进行诊断性TURBT,对于高危膀胱肿瘤二次TURBT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联合血清tPSA,TRUS,DRE诊断PCa的意义,以达到早期诊治PCa的目的.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PCa组50例;BPH组50例,术前均测血清PSA(tPSA,fPSA)行TRUS,DRI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形态、质地、表面光滑度,是否有结节及血流情况.结果 tPSA诊断PCa符合率82%,漏诊率18%,假阳性率8%;TRUS诊断PCa符合率62%,漏诊率38%,假阳性率10%;DRE诊断符合率56%,漏诊率44%,假阳性率6%.联合tPSA和DRE诊断PCa符合率为88%;联合血清tPSA,TRUS,DRE检查,临床PCa检出率可达94%.结论 联合血清tPSA,TRUS,DRE检查可明显提高临床PC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广西基层医院推广"尿路结石治疗的规范诊疗技术"的必要性及推广效果,制定适合我区基层医院使用的尿路结石诊疗规范.方法 选择马山县为试点,对县、镇、乡村等各级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对培训前后医生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培训效果和意义.结果 前期调查发现马山县各级医院的医生对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知识存在明显缺陷.经过培训,受训医生对"泌尿系结石"知识的知晓率由44.8%提高到82.3%,成绩从培训前(44.27±17.21)分提高到(80.07±5.77)分,培训后的各级医院成绩均有所提高(P〈0.01),培训效果良好.结论 广西基层医院医生的尿路结石诊疗知识存在明显缺陷,急需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受训医生尿路结石的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广西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尿路上皮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尿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经典方法,虽然特异度较高,但是敏感度偏低。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计数分裂间期细胞的染色体倍数已成功应用于遗传学和肿瘤学研究领域。本研究旨在评价FISH在诊断尿路上皮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ISH检测100例血尿患者尿脱落细胞中3、7、9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以组织病理确诊为尿路上皮癌为金标准,评估FISH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与尿细胞学检查结果做比较。结果: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特异度为92.3%,敏感度为74.7%;尿细胞学诊断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46.0%。两者相比,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细胞学相比,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相似的特异度敏感度,可作为诊断尿路上皮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体外干预对肾癌组织STAT1和P-STA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人肾细胞癌组织标本8例,使用干扰素(INF)α-2b对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干预,Western-blot检测STAT1及P-STA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干预前后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加入IFNα-2b后,标本中的P-STAT1表达量增高(0.18±0.10vs0.44±0.26,P<0.05),而STAT1变化不大(0.40±0.28vs0.37±0.28,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干预可提高P-STAT1在部分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变化可能成为评估干扰素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总体积(PV)及其相关参数是临床上诊治前列腺疾病的重要参数,常用于治疗决策的参 考[1-4].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准确、可行的PV评估方法,并在体积参数与前列腺疾病的关系方面 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前列腺体积测量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PV测量方法如直肠指检、尿道膀胱镜检、排泄性尿路造影、尿道压力图等,只能粗略估计 前列腺的大小,误差大,有一定侵入性,且受检查者经验的影响大.临床上,在预测BPH的疗效或用 PSA密度(PSAD)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等方面,PV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具有很高的价值[5,6],因此准 确测量PV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梁建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700-1701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对大多数输尿管结石行原位碎石治疗即可获满意疗效,并发症和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坦洛新是高选择性a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下段平滑肌,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笔者应用坦洛新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绍石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性脓肾(附2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结石性脓肾患者,Ⅰ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Ⅱ期行MPCNL。结果23例患者Ⅰ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成功率100%,Ⅱ期行MPCNL结石取净率87%(20/23),3例术后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愈;术后随访患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21例(91%),术后发生肾萎缩2例(8.6%),无1例需行肾切除术。结论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安全有效,保肾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