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重视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安民 《中国肿瘤》2010,19(4):253-254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肝癌防治是我们面临的严峻任务,重视及强化肝癌的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2.
123.
CD3单克隆抗体激光活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的体外杀伤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期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到第4天的CD3AK细胞已有的杀伤活性,第10天达高峰;CD3AK对K562,H7402和MNK45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地LAK和NK细胞,对Hela-3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略低于LAK细胞。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并测定病毒滴度.方法:从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hIL-2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测序正确的片段用Bgl II和Pme I双酶切定向插入到pAdBM5-GFP腺病毒载体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和腺病毒骨架共转染HEK293A细胞,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TCID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出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获得了高滴度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结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BM5-GFP-hIL-2)的成功构建及重组腺病毒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肝癌的转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细胞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肝癌根治性切除的19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病例以术后复发时间2年为界,划分为2年内复发组和2年内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之间21项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2年内复发组的术前血清AFP浓度〉20ng/ml、术前血清AST浓度〉40U/L、术前血清ALP浓度〉135U/L、术前血清GGT浓度〉50U/L、血清HBsAg测定为阳性、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持续时间≥180min、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手术中有输血的病例数的构成比高于2年内未复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LP浓度、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病灶数目、手术中总失血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前血清ALP浓度、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病灶数目、手术中总失血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HCC癌组织、65例HCC癌旁组织和17例非癌肝组织中ERCC1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肝癌组织中ERCC1阳性率为44.2%(100/226),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9%和5.9%, P < 0.05)。有门静脉癌栓组的ERCC1阳性率为66.7%, 无癌栓组为4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ERCC1阳性表达与性别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均 > 0.05)。接受根治术的184例患者中, ERCC1阳性率随着中位复发转移时间(TTR/M)的延长而显著降低(χ2=9.630, P=0.047);ERCCI阳性组TTR/M为10.3个月, 而阴性表达组为20.3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术前谷草转氨酶 > 2.5倍正常值、病灶最大径 > 5 cm和ERCCl阳性表达是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癌组织中ERCCl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及非癌肝组织, 其阳性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及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7.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12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肝癌远期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癌后生存5年以上12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有关因素。结果肿瘤直径≤5锄(55.8%)、单结节(92.2%)、有完整包膜者(52.7%)等较多,肝硬化者(34.9%)和门脉癌栓(5.4%)均较少,手术完整切除者多(94.6%)。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观察甲磺酸托烷司琼 (Trop)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以随机、交叉和自身对照法。入选病人分为 AB组和 BA组 ,AB组第 1周期用 Trop,第 2周期用胃复安 ;BA组则相反。结果 :Trop组化疗第 1~ 3d预防恶心有效率显著高于胃复安组 (77.1% vs4 2 .0 % ,87.1% vs38.7% ,87.1% vs6 4 .5 % ) (P <0 .0 5 ) ;预防呕吐有效率亦高于胃复安组 (83.9% vs4 9.2 % ,80 .6 % vs5 4 .8% ,83.9% vs5 8.1% ) (P <0 .0 5 )。Trop的主要毒副反应包括便秘、头痛等 ,病人均能耐受。结论 :Trop能有效地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轻 ,与胃复安相比 ,具有更高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反应 ,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止吐药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微波组织凝固肝癌的免疫效应.[方法]采用昆明小鼠一侧腋窝下接种Hepa瘤细胞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将3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2组:微波组织凝固组和对照组,微波组织凝固后第3、7、14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定量观察癌旁组织的CD 4和CD 8细胞浸润密度.[结果]微波组织凝固后第3、7、14d后,微波组织凝固组癌旁组织内CD4 和CD 8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组织凝固小鼠移植性肝癌可促进固化灶周围组织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与IL-2联用对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癌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应用CD3AK细胞与IL-2直接胸腹腔灌注,每周3次,连续2~3周;对照组12例,单用IL-2灌注治疗,疗程同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细胞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CD3AK细胞与IL-2联用能有效地促进癌性胸腹腔积液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