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微波在肝癌外科治疗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免疫效应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皮下接种 Hepa瘤细胞株建立小鼠肝癌模型 ,将 7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 :微波固化 (MTC)组和对照组。 2单针微波固化 12只活体兔肝 ,观察肝功能变化。 3微波固化切除肝癌 45例 ,与同期传统方法切除肝癌40例作对照 ;微波固化不能切除的肝癌 2 0例与同期行肝动脉结扎合并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化疗不能切除的肝癌 2 0例作对照。结果 :1MTC组小鼠肿瘤固化灶内癌细胞呈凝固性坏死 ,对照组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存在。 2 MTC组癌旁组织内 CD 8和 CD 4 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微波对肝脏功能有影响。4微波肝切除平均每例术中出血量比传统方法少 ,术后 3年复发率 31.1% ,而传统方法为 46 .3% ;微波固化不能切除肝癌组术后 3年生存率为 11.1% ,对照组 3年生存率为 10 .5 %。结论 :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且可促进固化灶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 ;微波固化切除肝癌 ,止血效果好 ,并发症少 ,可减少切缘复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鲨克瘤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鲨克瘤胶囊治疗93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每次2.5g每日3次,连用1次月为1疗程,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鲨克瘤胶囊能显著提高患者CD^ 3,CD^ 4和CD^+8细胞水平,CD^ 4/CD^ 8比值增加。结论:鲨克瘤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 2R) 在原发性肝癌(PLC) 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对照组40 例,健康献血员和疾病组105 例PLC患者血清sIL- 2R水平( 其中Ⅰ、Ⅱ、Ⅲ期肝癌患者分别为22 例、41 例、42 例) 以及18 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和18 例栓塞化疗(TAE) 后动态检测观察。结果 PLC患者血清sIL- 2R平均水平(759.7 ±250.9 u/ml) 明显高于对照组(269.7 ±58.6 u/ml) ;Ⅰ、Ⅱ、Ⅲ期PLC患者sIL- 2R水平依次增高( P<0.01) ;sIL- 2R水平>1000 u/ml、500 ~1000 u/ml 和< 500 u/ml 者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3% 、64 % 和100 % 。手术切除肿瘤后和TAE治疗后肿瘤缩小的患者sIL- 2R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 。结论 检测sIL- 2R水平对了解PLC患者体内肿瘤体积大小、病程发展、免疫状态和疗效评价及其预后估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与LAK细胞的诱导、增殖动力学和杀伤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cAb)和rIL-2及PHA(植物血凝素)共刺激法诱生扩增CD3AK细胞,用等量rIL-2 t PHA共刺激法诱生LAK细胞。观察它们的增殖动力学变化;用MTT法以K562细胞和H7402细胞为靶细胞,测量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微量的anti-CD3McAb辅以少量的rIL-2和PHA就能诱导和大量扩增CD3AK细胞,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P<0.001);CD3AK细胞对K562细胞和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结论:CD3AK细胞的扩增能力及杀伤活性均较LAK细胞为强,是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15.
CD3单克隆抗体激光活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的体外杀伤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期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到第4天的CD3AK细胞已有的杀伤活性,第10天达高峰;CD3AK对K562,H7402和MNK45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地LAK和NK细胞,对Hela-3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略低于LAK细胞。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并测定病毒滴度.方法:从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hIL-2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测序正确的片段用Bgl II和Pme I双酶切定向插入到pAdBM5-GFP腺病毒载体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和腺病毒骨架共转染HEK293A细胞,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TCID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出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获得了高滴度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结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BM5-GFP-hIL-2)的成功构建及重组腺病毒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肝癌的转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miR-142-5p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8例H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灶组织边缘2~5cm)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人正常肝细胞以及HCC细胞系中miR-142-5p的表达量.向HCC细胞SMMC-7721中转染miR-142-5p mimics,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142-5p后SMMC-7721细胞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1 μg/ml)诱导下凋亡的变化;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2-5p可靶向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3,IGF2BP3)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miR-142-5p的SMMC-7721细胞中IGF2B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细胞相比,HCC组织(-6.91±2.61vs-11.59±2.59,P<0.01)和多种HCC细胞系中miR-142-5p呈明显低表达(均P<0.01);过表达miR-142-5p可显著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HCC细胞SMMC-7721的凋亡[(49.40±3.47)% vs (19.50±1.74)%,P<0.01];过表达miR-142-5p可明显降低HCC细胞中IGF2B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敲减IGF2BP3表达可进一步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SMMC-7721细胞的凋亡(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42-5p能够抑制IGF2BP3的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论:miR-142-5p在HCC组织标本和体外培养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转染miR-142-5p mimics后能够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HCC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42-5p靶向作用IGF2 BP3从而促进HCC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8.
119.
探讨转染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human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beta,hMIP-1β)基因的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致瘤性及对免疫细胞的体内外趋化作用。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hMIP-1β基因(AdhMIP-1β)转染CT26细胞。X-gal染色法检测基因转染效率;ELISA法检测基因转染CT26细胞培养上清中hMIP-1β的含量;Boyden趋化小室法检测培养上清对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的趋化作用。小鼠皮下接种转染hMIP-1β基因的CT26细胞,观察其体内致瘤性和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显示,腺病毒载体可携带hMIP-1β基因转染CT26细胞并高效表达hMIP-1β(P<0.01),培养上清含hMIP-1β且对免疫细胞有明显趋化作用。转染hMIP-1β基因的CT26细胞皮下接种后成瘤率降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内可见明显坏死灶,坏死灶内和周围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提示hMIP-1β基因转染CT26细胞后,通过分泌hMIP-1β趋化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到肿瘤局部发挥有效的抗肿瘤作用,从而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用m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瘤苗免疫对小鼠诱发性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诱导、扩增C57BL/6J小鼠DC.将表达小鼠AFP基因(mAFP)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8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只.以单纯DC为A组;将表达m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pAdBM5-mAFP-DCs)为B组;表达mAFP基因的质粒DNA(pAdBM5-mAFP)为C组;以单纯PBS(磷酸缓冲液)注射为对照组D组.免疫方法:实验组在每只小鼠的左胁部注射5×105个细胞(0.1ml/资),连续免疫3天,以后每7天接种疫苗1次,继续免疫4次.正常对照组,仅注射0.1ml PBS.在接种免疫的同时,给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和乙醇联合诱癌.诱癌20周后处死小鼠,检查成瘤情况.同时对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80只免疫小鼠中,A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为70%;B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仅为25%;C组肝癌发生率为65%;D组肝癌发生率为75%.B组与其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转基因pAdBM5-mAFP-DC瘤苗免疫自然诱癌的C57BL/6J小鼠,能激发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