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37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55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正>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妇科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更为显著。在化疗药物诞生以前,此病的预后很差,现由于化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治疗效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化疗已成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有较大的副作用,化疗药物在杀灭癌肿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还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加强对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化疗的效果,而且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将我科5年来对2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低频超声联合化疗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变化、疼痛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2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部分缓解17例(40.5%),病情稳定16例(38.1%),病情进展9例(21.4%);客观缓解率为40.5%,疾病控制率为78.6%。治疗后患者ECOG评分、疼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等,均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为Ⅰ~Ⅱ度,不良反应轻。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低频超声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ECOG评分,明显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5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饮食指导、运动锻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采用自身对照法,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进行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和生活质量调查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控制体重、合理膳食、规律睡眠、戒烟限酒情况、运动锻炼、社会限制等健康行为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门诊免费给药联合社区管理服务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50例患者(干预组)出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费用补助及社区管理服务,52例患者(对照组)出院后仅在门诊接受常规治疗,随访12个月.分别在入组时、治疗后3、6、9、12个月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情况,采用药物依从性评定表评定患者治疗依从性;记录并对比两组随访期间医疗费用开支、工作收入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BPRS、SDS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均P<0.05);在治疗9、12个月时,干预组BPRS、SDSS评分及药物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内,干预组复发率、再住院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免费给药联合社区管理服务模式能有效控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再住院率,减少再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7例CHF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51例,缺血性心肌病46例。按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F≥30%组及LVEF〈30%组,同时选择26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HRV时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PNN50、RMSSD降低(P〈0.05);随着心衰程度加重,SDNN、SDANN、PNN50、RMSSD下降越明显(P〈0.05)。LVEF〈30%组与LVEF≥30%组比较,SDNN、SDANN、PNN50、RMSSD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HRV降低,HRV的变化与CHF患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孕产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是通过对产时孕产妇心理分析,归纳产妇分娩各期的心理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指导今后的工作,保证产妇能顺利分娩,提高阴道产率。 相似文献
28.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原则三个方面对目前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重要问题作了理论梳理。在现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整合尝试,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核医学教学课程整合可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痤疮丙酸杆菌与脂多糖(P.acnes-LPS)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0 mg/kg P.acnes负荷5 d的小鼠iv 3μg/kg LPS建立P.acnes-LPS肝损伤模型,用酶标仪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RP-HPLC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白三烯C4(LTC4)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125、250、500mg/kg DMY均能显著抑制由P.acnes-LPS诱发的小鼠血浆ALT活性升高,其抑制率分别为38.7%、45.1%、49.8%,并对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LTB4和LTC4的分泌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DMY对P.acnes-LPS诱发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白三烯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0.
茂名市女性按摩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茂名市女性按摩从业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高危行为,为茂名市的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茂名市5间酒店的650名女性按摩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高危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650名女性按摩从业人员中,以(22±2)岁左右的年青人为主,占69.23%,大部分未婚,文化程度偏低;调查对象对性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正答率达80%以上的仅占21.54%,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答率也只有18.46%,只有13.85%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完整回答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方面的题目,全部调查对象均没能正确认知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部分调查对象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在性病/艾滋病的求医上也存在误区。结论应加强对茂名市女性按摩从业人员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性行为教育,倡导正确的求医行为,减少和避免该人群感染性病/艾滋病,构筑一道预防性病/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屏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