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307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观察心律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PSVT诊断的61例患儿行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心律平,观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心律平治疗PSVT总有效率97%,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22.
氟化物对人多形核白细胞SOD活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观察刀豆蛋白A(ConA)及与NaF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923.
目的 探讨应用盔式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小血肿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术前把定位仪放在患者头颅上行CT扫描 ,根据CT片中血肿与定位仪 4个游标的参照关系确定穿刺点。然后行微创清除手术治疗小血肿 5 0例。结果 术后 1个月有41例肢体恢复到ADL1、ADL2 ,9例达ADL3 ,无死亡。结论 应用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小血肿有定位准确、简单 ,手术安全、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4.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XPC、XPD、XPG及Ⅱ相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多态与上海市市区人群胆道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443例胆道癌患者和845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中分布频率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胆道癌之间的关系.结果:XPD exon10-Asp312Asn和exon23-Lys751Gln多态位点的频率分布在壶腹癌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胆石症和高血压后,证实Asn/Asn和Gln/Gln基因型可能增加壶腹癌的危险, 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32.03和9.33,且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他修复基因多态位点与胆道癌有关联.分层分析显示,GSTM1缺失型可增加女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OR=1.73(95%可信区间:1.06~2.82).在胆道癌的发生中,GSTM1与部分修复基因存在联合作用.结论:XPD exon10-Asn/Asn基因型和exon23 Gln/Gln基因型可能与壶腹癌的危险性有关.GSTM1缺失型可能增加女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且GSTM1基因型与部分修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925.
夫妻同患梅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 7年来我科在收治初诊梅毒患者的同时对其配偶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共检 183对夫妻,确诊梅毒 219例,其中夫妻同患梅毒 36对,占受检总数的 19.7%,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1],现对 36对夫妻同患梅毒作临床分析。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6对 (72例 )夫妻均系门诊初诊患者,发病年龄 27~ 60岁,平均 38.2岁,病程 1~ 30 d 67例,不明 5例。 2.职业: 司机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供销员 14例 (男 9例、女 5例 ),个体劳动者 15例 (男 6例、女 9例 ),干部 9例 (男 6例、女 3例 ),工人 12例 (男 5例、女 7例 ),家庭妇…  相似文献   
926.
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性手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性手术的特点是术中不穿透前房 ,房水通过剖切的菲薄的滤过膜渗出 ,避免了穿通性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使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本文就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性手术的发展、房水引流原理、基础手术技术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技术,在复杂性颌骨凹陷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技术,修复12例复杂性颌骨凹陷畸形,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预后。结果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技术修复复杂性颌骨凹陷畸形,提高了颌骨修补后与原来颌骨的一致性,且手术时间平均比传统方法缩短2 h。随访未发现有补体移位、外露或排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技术修复复杂性颌骨凹陷畸形,可明显提高颌骨修补后与原来颌骨形状的一致性,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8.
目的通过对阿维菌素生产企业的现场调查及现场检测,了解其生产环境现状及作业人员的暴露情况,为相关职业卫生问题的研究积累资料和提供依据。方法样品采集使用安装有玻璃纤维滤膜的空气采样器,以2L/min速率在可能存在阿维菌素的岗位采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不同岗位共采集样品17份,样品浓度范围在13.35~373.53μg/m3之间,烘干包装、菌丝干燥作业场所空气中浓度较高。结论现有生产条件下,作业环境中有一定浓度的阿维菌素存在,目前在未完全明确阿维菌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危害剂量前提下,作业工人应该注意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929.
冀明哲 《健康向导》2010,16(1):54-54
平时我们久坐的时候,脊椎和颈椎始终保持着一个曲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腿部关节也特别的劳累。多做下蹲可以活动关节、放松肌肉、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改善体形,提高心肺功能,让身体变得更加年轻。  相似文献   
930.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开始康复干预对2岁前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出生后14d、有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35分的新生儿(225例)作为脑瘫高危儿纳入研究对象,剔除失访、死亡及被诊断为其它疾病患儿11例,最后完成本研究214例,其中男117例,女97例。根据患儿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时的月龄分为Ⅰ组(42例)、Ⅱ组(47例)、Ⅲ组(37例)和Ⅳ组(25例),分别于出生后月龄≤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24个月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包括住院康复干预和家庭康复干预),以住院康复干预(2~3周)-家庭康复干预(4~6周)-住院康复干预(2~3周)的模式进行,在患儿整体发育接近或达到正常发育水平时,则停止住院康复干预改为单一的家庭康复干预;将未接受正规康复干预仅接受家庭康复干预的63例脑瘫高危儿作为家庭康复干预组(Ⅴ组)。住院康复干预措施主要是根据患儿症状及体征合理应用营养神经药物、物理因子疗法、手法治疗、运动疗法、认知训练、引导式教育、支具及矫形器;家庭康复干预措施主要是由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制订详细、规范、个体化的运动方案,教会家长正确执行运动处方及简单的手法治疗,并要求家长在家庭完成康复干预,每日1~2次按运动处方做运动同时进行手法治疗,每次35~45min,每1~2个月到门诊定期复诊。分别于脑瘫高危儿出生后3、6、12、24个月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检测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能力,并记录各时间点GMFM评分;统计各组住院总时间以及临床诊断为脑瘫和运动发育迟缓的例数;统计各组脑瘫高危儿2岁时的预后(优、良、一般、差)例数,计算各组预后优良率。 结果 ①月龄3个月时,Ⅰ组至Ⅴ组的GMFM评分依次明显增高,分别为(5.00±1.89)、(6.80±1.55)、(8.44±1.26)、(11.10±1.72)和(12.70±1.64)分,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6个月时,Ⅰ组、Ⅱ组、Ⅲ组的GMFM评分分别为(39.10±7.95)、(40.60±3.68)和(43.40±3.84)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Ⅳ组[(49.90±3.32)分]和Ⅴ组[(52.40±1.48)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龄12个月时,Ⅰ组至Ⅴ组的GMFM评分分别为(177.20±16.92)、(172.10±13.81)、(157.50±18.93)、(163.00±9.04)和(178.50±4.72)分,其中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Ⅴ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Ⅱ组、Ⅴ组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月龄24个月时,Ⅰ组至Ⅴ组的GMFM评分依次逐渐降低,分别为(218.64±16.07)、(211.10±13.14)、(201.80±11.54)、(193.20±12.33)和(185.40±10.74)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Ⅲ组住院总时间最长,其次为Ⅰ组和Ⅱ组,Ⅳ组住院总时间最短,Ⅴ组未住院;Ⅰ组住院总时间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Ⅰ组和Ⅱ组的脑瘫发生率(38.10%和29.79%)明显高于Ⅲ组(21.62%)、Ⅳ组(12.00%)和Ⅴ组(3.17%),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的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7.14%和10.64%)显著低于Ⅲ组(56.76%)、Ⅳ组(68.00%)和Ⅴ组(36.51%),除Ⅰ组与Ⅱ组、Ⅲ组与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Ⅰ组至Ⅴ组在脑瘫高危儿2岁时的预后优良率依次显著下降(Ⅰ组88.10%、Ⅱ组78.72%、Ⅲ组62.16%、Ⅳ组48.00%、Ⅴ组31.7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脑瘫高危儿及早进行正规康复干预尤其重要,在出生后3个月内开始正规康复干预的治疗效果最佳;出生后3~6个月开始正规康复干预的治疗效果次之,但仍较理想;而在出生后6~12个月和出生后12~24个月才开始正规康复干预的治疗效果依次显著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