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四安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四安胶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系统观测了对乳幼大鼠、糖尿病兔模型及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脂代谢的效应。结果表明,四安胶囊可调节多种动物血脂比例,使乳幼大白鼠、糖尿病兔模型的TG、VLDL和血脂指数降低(P<0.05或P<0.01);使糖尿病模型兔的TCH、LDL及APOB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使乳幼大白鼠的HDL升高(P<0.05),并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的oxLDL、LPa水平  相似文献   
72.
必须临别的两种X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两种临床均被称为X综合征的疾病之名称由来,临床表明,机理,治疗学等方面之不同点等进行了鉴别,并对命名法提出了建议。认为宜根据其病因,分别称之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及微血管性心绞痛,以减少混淆。  相似文献   
73.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以长期反复咳嗽、咯痰或伴有气急、胸闷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范畴。是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研制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化痰降气饮.用于慢支发作期的治疗,疗效满意。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4.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梁兴伦,娄彦兰,韩明向(附属医院内科合肥230031)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辩证,证,客观化祖国医学传统的辨证模式多是以患者的主症、舌苔和脉象作为主要依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对“证”的客观化要求。在高血压病的辨证分...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是否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合并组,n=40)和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未合并组,n=40),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血压、血脂、血糖、OPG水平及血清OPG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为(82.4±8.5) mm Hg、(138.2±15.1) mm Hg、(3.41±0.92) mmol/L、(2.75±0.11) mmol/L,未合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LDL-C、TG分别为(78.2±9.4) mm Hg、(135.4±12.7) mm Hg、(3.15±0.84) mmol/L、(2.60±0.46) mmol/L,对照组人员的舒张压、收缩压、LDL-C、TG分别为(70.2±7.4) mm Hg、(130.1±19.7) mm Hg、(2.87±0.94) mmol/L、(1.52±0.26) mmol/L。合并组、未合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LDL-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患者的LDL-C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7.57±1.41) mmol/L、(10.05±2.14) mmol/L、(7.01±0.91)%和(3.57±1.05),未合并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HOMA-IR分别为(7.62±1.37) mmol/L、(9.67±1.91) mmol/L、(6.44±0.88)%和(3.16±1.11),对照组人员的FPG、2 h PG、Hb A1c、HOMA-IR分别为(5.25±0.45) mmol/L、(6.81±0.72) mmol/L、(5.20±0.35)%和(2.20±0.67)。合并组、未合并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患者的Hb A1c、HOMA-IR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组、未合并组、对照组人员的血清OPG水平分别为(4.22±0.63) ng/L、(3.55±0.53) ng/L、(2.18±0.41) ng/L。合并组、未合并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LDL-C、Hb A1c、HOMA-IR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血清骨保护素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血清骨保护素水平越高,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76.
背景 我国糖尿病人群多,血糖达标率低,患者血糖监测意识薄弱,且目前对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随访的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监测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每3个月按其意愿自己在家或者来本中心检测1次血糖,持续6个月;监测组患者每周来家庭医生工作室检测1次血糖,家庭医生需及时做好血糖记录,收集患者提供的饮食与运动记录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持续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BMI、HDL-C、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BMI、HDL-C、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BMI、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H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6个月监测组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干预后6个月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住院的689例SAP患者的痰液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老年SAP患者痰液病原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特点。对SAP患者给予1∶1配比对照组,分析老年S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采集到的684株痰菌标本中,革兰阴性菌545株(79.7%),主要分离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和肠杆菌属。革兰阴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有高耐药率,其中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1.8%;革兰阳性菌139株(2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51.8%,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 RSA )占金葡菌63.9%。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SA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OR=5.63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4.126),吞咽困难(OR=3.481),卧床(OR=3.431),机械通气(OR=4.214),合并高血糖(OR=2.076)、低白蛋白血症(OR=2.008)、高皮质醇水平(OR=1.825)。结论老年SAP常合并多种耐药菌感染,其发生、发展有多种高危因素参与,临床需加强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78.
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葡萄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胰岛素血症诸现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即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从血循环中清除,导致机体内多种物质代谢的紊乱,出现所谓的“代谢综合征”;此综合征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可大大减少心、脑、肾疾患的发生率。许多学者进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