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17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9篇
  3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陈云贞  梁伟 《华夏医学》2015,28(2):150-153
网织红细胞(Ret)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判断贫血状况,反映机体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及评估其他相关性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Ret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已进入自动化分析阶段,现对网织红细胞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具有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冠心病、脑卒中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中最常见的2种形式,无论是从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还是防治措施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本研究主要对CTRP9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共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寻找防治心脑血管意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3.
44.
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的15例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个不完全夹闭,4个对侧未破裂动脉瘤探查后未成功夹闭。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恢复良好,仅1例轻度残疾。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内毒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400例(细菌组),病毒感染400例(病毒组),健康对照组400例,分别采用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hs-CRP、内毒素含量。结果细菌组血hs-CRP、内毒素含量高于病毒组、对照组(P均<0.05),病毒组与对照组两者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组患者血hs-CRP和内毒素阳性检出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内毒素与hs-CRP联合检测对革兰阴性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复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背景尽管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相对宽颈的微小动脉瘤或宽颈分叶状、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部或体部发出的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评价双微导管技术栓塞结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与结果 33例复杂颅内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14例)、眼动脉段(3例)、脉络膜前动脉(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2例)和基底动脉顶端(1例)。动脉瘤颈宽/体宽平均为0.80±0.21(0.53~1.33)、体宽/高度为1.12±0.37(0.55~2.12)和高度/颈宽为1.26±0.41(0.65~2.96);瘤颈直径≥4mm者7例、颈宽≥高度者9例、颈宽≥体宽者8例;微小动脉瘤(最大径≤3mm)9例,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发出者13例。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施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并且获得成功,其中动脉瘤致密填塞19例、瘤颈残留14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12例弹簧圈襻突出于瘤颈之外,但均不影响血流。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者3例、0~1分者30例;仅1例患者术后1年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瘤颈微弹簧圈少许压缩,且动脉瘤瘤颈呈"狗耳朵"样再通显影。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下肢外伤性动静脉瘘(AVF)患者及国内外文献中下肢外伤性AVF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下肢外伤性AVF文献,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下肢外伤性AV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中英文文献,28例患者资料分析显示患者在外伤后1 d^34年出现临床症状,且26例患者发生延迟诊断,25例经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都恢复良好。本例患者因“左小腿疼痛2月余”入院,诊断为左侧小腿中下段异物残留和左小腿AVF,行左下肢AVF栓塞术和左小腿异物取出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下肢疼痛完全消失。结论下肢创伤后持续肿胀和疼痛,应考虑AVF的可能性,并根据瘘口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48.
背景:神经组织再生的特殊性导致始终没有一种成熟和完整的系统来解决神经组织节段性损伤后的修复问题。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去实现这个目标具有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性。目的:研制一种可用于临床神经损伤修复的人工神经桥接物,并对其进行微观空间结构的研究。设计:开放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1/2003-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Ⅰ型胶原蛋白、Ⅳ型胶原蛋白、明胶购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方法:制备桥接材料:分别将Ⅰ型胶原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放入0.05 mol/L醋酸溶液中高速搅拌制成悬浊液,混合两种悬浊液保持4℃恒温搅拌,制成胶原蛋白和硫酸类肝素的悬浊液,抽真空静置后注入内径为3 mm的硅胶管中密封两端,分别以5种不同速度(10×10-5 m/s,5×10-5 m/s,2.5×10-5 m/s,1.0×10-5 m/s,1.0×10-6 m/s)进行冷淋、赋型。行大体观察。并将以不同速度制成的各组材料切成横截面、纵截面以及45°斜截面以备光学显微镜观察。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进行内部微管结构的观察,并进行材料内部的微管直径的计算,实际孔径=(放大率×微管面积)÷(标尺长度×孔周长)。主要观察指标:①桥接材料的大体观察结果。②桥接材料的显微镜观察结果。③桥接材料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以及材料内部的微管直径。结果:①大体观察:制备出的材料均为规则的圆柱体,且外型均匀。柔韧性较好,质地均匀,弹性较强。②光学显微镜结果:材料外表面为全封闭结构,无孔裂;表面光滑平整,连续性好。③电镜观察结果:材料的外表面为叠瓦状,内部的微管结构均匀,走行一致,且基本相互平行;纵向走行的微管之间相互独立,且呈封闭状态,无互通的桥连管道相连接,与生物体神经的纤维束的走行特点完全相同。材料内部微管的横截面基本为圆型,形状较为规则,直径大小较为均匀。材料内部的微管连续性好,无中断或横隔,且微管的小梁壁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褶皱。材料内部的微管直径为197.3~258.8μm。结论:利用生物相容性较好且可降解的胶原和明胶经混合溶解及冷淋后形成具有单一纵向微管的神经桥接物,具有与正常神经高度仿生的微结构,可用作基础研究与临床神经损伤修复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49.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大量滥用抗生素,细菌形成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肠杆菌带来的耐药严重的威胁着感染病人的恢复.肠杆菌形成的耐药包括自身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在很大程度上与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改变有关.该文从这两方面对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是一种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高度致病性的一种呼吸道病毒,已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普遍免疫力低下,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致死率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如何实施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和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