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静脉穿刺术是治疗和急救复苏的基本操作技术,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解除患者病痛的一种措施。有许多患者接受静脉穿刺后出现局部皮肤有紫色的斑块,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以此而引起医疗纠纷,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诊治的34例SCNECC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SCNECC患者的生存及复发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5.3个月(8~56个月),无失访者。随访期内死亡13例,其1年和2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1.6%和56.5%,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9个月。15例出现复发、转移,中位复发、转移时间为6个月(0~24个月);1年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8%和48.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4个月。对25例早期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SCNECC与宫颈深间质受侵、LVSI、盆腔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以及总化疗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SCNEC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总化疗次数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宫颈肿瘤直径、肿瘤成分(指单纯型癌和混合型癌)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也提示总化疗疗程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对于SCNECC患者,肿瘤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总化疗次数≥3次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3.
54.
为探讨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80例脑出血患者及其对照者的疾病史,疾病家族史,生活行为习惯等因素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父母中风史,吸烟,饮酒,口味偏咸及鼾症与脑出血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鼾下和口味偏咸是本地区居民脑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各因素与脑出血联系的比数比依次为14.85,8.09和1.97。  相似文献   
55.
梅核气是女性及中年人群中较多见的疾病,临床以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症称为“梅核气”。笔者近年来以逍遥散加减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57.
58.
ELISA检测HBsAg“后带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528例乙肝五项指标,共检出HBsAg阳性标本332例,其中有16份检测结果为乙肝标志物少见模式,为避免和消除这一现象,作者将此16份标本进行不同稀释后再次测定,同时采用RPHA法做对照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即为乙肝标志物常见模式,提示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后带现象”HBsAg阳性漏检率可达4.82%。  相似文献   
59.
摘要:本文报道1例肺癌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致肝功能损伤的治疗,临床药师对其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循证证据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并进行了全程的药学监护,患者肝功能损伤好转。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预防用药的指征和使用时机。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指南和相关文献,充分评估该患者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风险等级,为患者的预防性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时机向医师提出建议,确保患者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判断该患者具有预防性使用G-CSF的指征,建议正确的使用时机应在化疗结束后24~48 h开始。结论临床药师向医师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相应的药学监护,避免患者骨髓功能受到进一步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