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两种手臂摆放姿势对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AXB)后,两种手臂摆放姿势对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拟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实施AXB后,病人迅速将手臂内收放置在身体两侧;Ⅱ组为实施AXB后,病人手臂保持阻滞时的外展姿势。两组病人均保持相应姿势至阻滞成功为止。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成功率及镇痛时间。结果Ⅱ组阻滞成功率高于Ⅰ组(P<0.05)。Ⅱ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Ⅰ组,其持续时间长于Ⅰ组(P<0.05)。结论实施AXB后手臂保持外展姿势,可提高阻滞成功率,缩短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并延长阻滞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TGFβ·VEGF及PCNA在胚胎肠管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在肠管发生及实质细胞分化中的调控机理。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形态学分析方法,对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胚胎期13 ̄18d之胎鼠肠管的表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已公认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抑肽酶)和赖氨酸类物质(氨基己酸和氨甲环酸)能降低成年患者行心脏手术的出血量和输血量。儿童行心脏手术时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均很大,但上述治疗对儿童的风险和益处尚不清楚。目前已有调查先天性心脏病抗纤溶治疗的大量文献,但因受试患者、程序、方法和剂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使此类文献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此类文献支持这3种药对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有显著作用,并且似乎对特定人群有更多的益处。有限的数据提示这3种药之间的疗效没有差异。尽管抑肽酶可能有独特的抗炎作用而对儿童患者有益,但是有限的数据显示这3种药物的疗效之间无差异。虽然抑肽酶致儿童过敏反应的风险可能低于成人,但尚无足够证据证实儿童使用这些药物是安全的。尽管已有这些药物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数据,但这些药物的剂量方案变化很大,并不总是按照药理学原则。所以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直接针对安全性、两类药物的相对疗效、对特定患者的益处及更好地确定有效剂量方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及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气管插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预注利多卡因20mg(L1组)、40mg(L2组)、60mg(L3组)或生理盐水(C组),30s后静注罗库溴铵10mg。记录入室后10min(基础值)、诱导药物推注完毕后0、30、60、90、120s及插管后0、30、60s的MAP和HR。采用Chiarella评分标准评定注射痛。结果随着利多卡因剂量增加,患者注射痛程度明显减轻,L2、L3组重度以上疼痛患者明显少于L1组和C组(P<0.05或P<0.01),且无一例极重度疼痛。L3组仅有1例重度疼痛,明显优于L2组(P<0.05)。插管后0~60sL3组MAP明显低于C组和L1组(P<0.05),HR明显慢于C组和L1组(P<0.05)。结论预注利多卡因可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且与剂量相关。预注利多卡因60mg尚可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朱莉莉  蒋金娣  桂波  钱燕宁 《江苏医药》2012,38(16):1933-1935
目的观察术毕单次应用帕瑞昔布钠是否改善曲马多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T组术毕实施曲马多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TP组PCIA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PCIA: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5mg/kg和昂丹司琼8mg;术毕接镇痛泵(曲马多15mg/kg、昂丹司琼16mg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4、24及48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BCS)、追加镇痛药人数、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相比,TP组术后24h的VAS、术后4h追加镇痛药人数,术后4、24和48h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PCIA前加用帕瑞昔布钠可改善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释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LR4)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n=12):对照组、LPS组、异丙酚组和LPS+异丙酚组.LPS组加入LPS1μg/ml孵育24h;异丙酚组加入异丙酚30 μmol/L孵育24 h;LPS+异丙酚组同时加入LPS 1 μg/ml和异丙酚30 μmol/L孵育24h.于孵育6h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浓度,以此反映TNF-α的释放量,采用RT-PCR法测定TLR4 mRNA表达;于孵育24h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浓度,以此反映IL-1β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LPS+异丙酚组IL-1β和TNF-α的释放量升高,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LPS+异丙酚组IL-1β和TNF-α的释放量降低,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异丙酚可抑制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的释放,其机制与抑制TL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或其他类型肾上腺肿瘤摘除术后患者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19例高血压患者的电子麻醉记录单(S组),并选取同期于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其他类型肿瘤摘除术的38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D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长、麻醉时间、术中镇静、镇痛及肌松药用量、拔管时间及PACU滞留时间。结果两组性别、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镇静、镇痛及肌松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D组[30.0(25.0~42.5)min vs 20.0(15.0~20.0)min,P0.05]。S组PACU滞留时间亦明显长于D组[70.0(57.5~82.5)min vs 45.0(33.5~55.0)min,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患者与同等条件下行肾上腺其他类型肿瘤摘除术的患者比较,术后拔管时间与PACU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可能与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无关。  相似文献   
18.
痛风(Gout)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进食高嘌呤食物可使血尿酸增高,导致痛风症状加重,久之可引起骨关节、肾脏和心血管严重损害而致残或致死。目前痛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为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我们对Gout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1例均为明确诊断为痛风而入院的康复疗养员,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7~54岁,平均354岁;病程4~18年,平均104年。12方法 根据自愿原则,分为饮食干预组(自觉接受饮食干预)16例,非饮食干预组(自行“控…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7岁,因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前X线片示右肺陈旧性病灶,余检查基本正常.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后用喉镜暴露气管插管,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程的进展可导致心肌肥厚,而心肌肥厚亦可进一步促使高血压病情恶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NAPKs)是与生长有关的细胞外与细胞核之间信号传递的最后共同通路,最终介导了外界刺激导致的细胞增生和肥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