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26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11篇
综合类   1701篇
预防医学   578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717篇
  14篇
中国医学   644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6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益肾养血通窍汤对慢性耳鸣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 1 月-2019 年12 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耳鸣患者88 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成两组, 每组各44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比较治疗 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耳鸣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疗效、睡眠质量评分,并测定两组患者γ 氨基丁酸(GABA)、 五羟色胺(5-HT)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 (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明显减轻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组中医证候疗 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GABA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5-HT 水平明显低 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耳鸣患者的临 床疗效,减轻耳鸣的严重程度和改善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肾养血通窍汤能提高GABA 水平及降低 5-HT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2.
囊虫病在我省广泛流行,脑型病例常因误诊危及生命。为寻求准确、简易的诊断方法,我们对皮内试验阳性、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病患者56例,健康人66名,非囊虫病患者85例作了间接血凝试验,对其中大部分血清同时作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下称酶标对流)进行对比观察。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正> 用于血清弓形虫抗体测定的各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使用粉碎虫体的可溶性抗原,因此实验结果都不能直接排除与抗核抗体的交叉反应。1983年以来,我们用制纯的弓形虫速殖子(Tachyzoite)完整虫体涂于载玻片上,进行过氧化物酶弓形虫抗体测定,在生物显微镜下判读结果,称  相似文献   
64.
肝胆管囊腺瘤(HBC)临床少见.但80年代我国报导渐多,结合我院收治一例,检索国内9例,并复习国外文献做一临床分析.HBC的发生与胚胎发育中胆管上皮异常有关.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包块、黄疸及消化道症状.提高对HBC的认识,使用先进的影像技术有可能在术前确诊.由于HBC术后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应争取做根治性的肝叶切除,防止术后复发.手术中应行胆道造影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5.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痛13年于1993年3月29日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B型超声波检查报告胆囊结石,大小约为2.4Cm×1.5cm.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993年4月10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照操作常规由脐下注气打孔放入腹腔镜,将摄像头与电视联接好.确认腹腔和胆囊周围无明显粘连,然后由剑突下  相似文献   
66.
经皮肿瘤内射频治疗肺癌,是将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发展为一种治疗肺癌的方法。在活检以后,通过保留的针管将特高频电磁场导入肿瘤内施行辐射。射频电磁波在生物介质中产生的热及非热效应,凝固癌组织,杀死癌细胞。根据肿瘤大小差异,分别采取单点或多点辐射,使肿瘤破坏更彻底。本技术应用于临床以前,经历了肿瘤模拟物、离体肿瘤、动物实验证实之后(该论文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待发)。治疗10例中晚期肺癌,术后症状改善,CT扫描、血管造影及再次活检,均证明疗效明显。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临床治疗情况,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30例和锁定钢板组30例。结果:锁定钢板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功能良好百分率高于普通钢板组,功能差的百分率低于普通铜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采用右侧卧位并改变采集角度显像对成年女性SPECT MPI中左心室前壁衰减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99Tcm-MIBI MPI的成年女性49例[年龄(61.5±8.4)岁,属冠心病低发人群].运动负荷显像时患者左心室前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稀疏或缺损,随机(抽签法)对患者先后行常规仰卧位和改变采集角度的右侧卧位静息显像.重建2种显像体位的心肌断层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种显像体位间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差异.观察不同体位显像时左心室前壁放射性稀疏和填充的图像差异.结果 左心室前壁、下后壁、心尖部及侧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右侧卧位显像时明显高于仰卧位显像,分别为(71.30±3.53)%和(66.50±3.85)%,(70.06±4.45)%和(65.44±4.16)%,(77.90±3.00)%和(75.81±4.08)%,(79.30±2.26)%和(72.60±3.87)%(t=6.731、5.286、3.555和10.885,均P<0.01),间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低于仰卧位显像[(66.60±3.98)%和(70.06±4.51)%,t=-4.625,P<0.01].左心室前壁中段和前壁心尖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右侧卧位显像时明显高于仰卧位显像[中段:(76.40±3.80)%和(68.60±4.76)%,心尖部:(77.10±3.24)%和(69.00±3.54)%;t=9.916和8.870,均P<0.01],前壁基底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2种显像体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94±6.06)%和(58.50±4.98)%,t=-1.493,P>0.05].目测49例受检者常规仰卧位显像时,左心室前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稀疏或缺损,其中出现前壁中段和前壁心尖部局限性稀疏缺损的受检者分别为46.9% (23/49)和32.7% (16/49);采用右侧卧位同时改变采集角度显像时,左心室前壁的稀疏缺损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填充,其中出现明显填充和完全填充的受检者分别为24.5%(12/49)和65.3% (32/49).结论 仰卧位显像时成年女性左心室前壁的衰减伪影主要表现为前壁中段或前壁心尖部?  相似文献   
69.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内蒙呼盟额而古钠市工人.因肝区胀痛一年余加重一个月于1996年3月15日入院.患者在牧区工作,有羊、犬接触史数年.患病来无发热、黄疸及剧烈腹痛发作,近一个月经常咳嗽,体重无明显减轻.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肝巨大占位,以“肝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平,肝区可触及一包块达右肋缘下6cm,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iPSC)向表皮样干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1)以经过灭活处理的小鼠胚胎Fb株作为滋养层,将人iPSC株接种于其上,加入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液培养,Ⅳ型胶原酶消化法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人iPSC形态及生长状况并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以胚胎干细胞不完全培养液悬浮培养iPSC,观察拟胚体形成能力.(2)将人iPSC接种于铺有人羊膜的6孔培养板培养,设为诱导组;另于未铺羊膜的6孔培养板上培养iPSC,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iPSC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整合素β1和细胞角蛋白19( CK19)表达.结果 (1)人iPSC在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液中呈典型的干细胞克隆状生长,边界清楚,增殖旺盛;AKP染色阳性.iPSC在无滋养层条件下悬浮培养可形成拟胚体.(2)诱导组iPSC经培养4d后形成干细胞克隆,部分细胞整合素β1和CK19表达阳性.对照组细胞大量死亡,未见整合素β1和CK19表达.结论 人iPSC在羊膜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有望成为皮肤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