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3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94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880篇
预防医学   29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67篇
  11篇
中国医学   370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该院2011~2014年住院患者的抗肿瘤药物医嘱进行审核,统计不合理医嘱数量并分析原因。结果共审核抗肿瘤药物医嘱14 400份,其中不合理医嘱127份,占0.88%。不合理医嘱中,溶媒选择不合理占35.43%(45/127),溶媒用量不合理占25.98%(33/127),重复用药占19.68%(25/127),给药剂量不合理占11.81%(15/127),其他原因占7.09%(9/127)。结论抗肿瘤药物药物不合理医嘱仍存在应及时审核,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纠正不合理用药,以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2.
<正>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现象,CMB正在成为脑小血管病的重要表现及诊断标志,可能引起急性神经功能障碍,并可能成为脑卒中发生或复发、抗栓治疗后出血转化、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预测因素。1 CMB的诊断标准CMB的发现,得益于磁共振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广泛采用的有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adient-echoT2*-weighted imaging,GRE-T2*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两者对出血或血液中的脱氧成分极为敏感,极大地提高了CMB的检出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通过脑电图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定量评价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脑部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60例脑瘫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测术前和术后背景脑电图类型、双侧大脑半球异常波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采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测术前和术后双侧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和大脑脚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结果 随访10~45个月,60例脑瘫患儿术后肢体痉挛改善率为76.7%(46/60),语言障碍改善率为66.7%(40/60),流涎改善率为25.0%(15/60),斜视改善率为31.7%(19/60),吞咽进食困难改善率为28.3%(17/60),总体临床效果评价有效49例(81.7%),无效11例(18.3%)。术前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改变、局灶性改变、低电压驼峰波、睡眠纺锤波,术后随访异常脑电图数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有一定的确切疗效,可降低脑电图异常波形数量,增加局部脑灌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琥珀散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保守性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GnRHa注射剂;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琥珀散。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停药9个月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促卵泡生长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糖类蛋白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E_2、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P0.05),且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E_2、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9个月后,研究组血清E_2、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P0.05),且治疗3个月、停药9个月后研究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停药9个月后,研究组VEGF、IL-6水平下降(P0.01),IL-2水平升高(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3.70%,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琥珀散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血清CA125水平,调节内分泌与免疫因子,并可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6.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是由于血栓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引起的以肺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APE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误诊、误治率较高,目前主要依赖于CT肺动脉造影(CTPA)、肺血管造影(PA)等影像学或有创性操作确诊。但上述诊查措施存在着步骤繁琐、无法床边实施和造影剂过敏等不足,为此能否通过生物学标志物快速对APE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就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APE相关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大致分为心脏、非心脏型血清生物标志物、尿液标志物3类,其中每类标志物以与APE临床诊疗的相关性及目前研究的多寡作为先后叙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评估低温等离子甲状软骨板下微创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48例声门型喉癌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微创低温等离子甲状软骨板下切除术。评估手术安全性、并发症、肿瘤复发率及无病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中,Tis期5例、T1a期23例、T1b期6例、T2期12例、T3期2例,均行微创低温等离子甲状软骨板下切除术,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出血、呼吸困难、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1年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09%、88.92%,1年、2年累计复发率均为8.01%。结论:声门型喉癌行低温等离子甲状软骨板下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能完整切除肿瘤,尽可能保留喉功能,术后复发率低。可以用于早期或局限性声门型喉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9.
尚亚楠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87-2989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HF患者11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最大距离(6MW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3.64%)高于参照组(61.82%)(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D小于参照组,LVEF、6MWT大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CHF的疗效显著,能改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治疗幕上脑深部病变定位、引导及监测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的24处颅内幕上脑深部病变在开颅手术中使用IOUS进行精确定位,并引导手术切除全过程,监测病变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所有病变均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并完整切除,同时能够缩小手术造成的损伤范围。结论 IOUS可准确定位幕上脑深部病变,同时指导术中病变的完整切除,保护周围正常神经功能结构,其实时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使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