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30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62篇
内科学   28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52篇
外科学   478篇
综合类   1058篇
预防医学   44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84篇
  1篇
中国医学   445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军  许树柴  罗翠花 《中医杂志》2005,46(11):875-876
罗金官主任医师系著名骨伤专家罗有明的内侄,罗氏正骨法的第六代传人,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将罗老诊治颈椎病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2.
HPLC-ELSD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ELSD)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最早由澳大利亚的Vnion Carbide实验室研制成功,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转化为商品;80年代后期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与HP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及质谱(MS)联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ELSD的不断完善及操作性能的提高,可以填补紫外和差示折光检测器的不足,美国Alltech公司正式作为商品生产,因此,ELSD作为法定检测器被列入美国联邦法规,用于农业部植物脂类分析及海关总署食品油分析等[1].我国在2001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国家药品标准修订批件ZFB0171号,对黄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将薄层扫描法(TLCS)改为HPLC-ELSD法.在我国首次确立了HPLC-ELSD法国家法定标准,应用于中药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3.
人参皂甙Rb1对体外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人参皂甙Rb1对体外软骨细胞增殖、SOD活性及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在成功分离、培养出兔软骨细胞后,以MTT法检测软骨细胞活性并绘制其生长曲线图,以不同浓度的Rb1作用于H2O2诱导后的软骨细胞,检测培养液中SOD的活性及Ⅱ型胶原含量.结果显示浓度为1×102μmol*L-1的Rb1在第3~5天使细胞增殖加速;同样浓度的Rb1还可对抗H2O2降低SOD活性及降解Ⅱ型胶原.表明人参皂甙Rb1具有促进兔软骨细胞增殖、增强SOD活性、维持Ⅱ型胶原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耳穴刺血治疗面部皮肤病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将耳穴刺血法用于治疗面部皮肤病患者 ,具有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收集面部皮肤病者共 40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1 5~ 40岁 ;病程 2 0天~ 1 0年 ;寻常性痤疮 2 2例 ,面部色斑 1 2例 ,面部扁平疣6例。治疗方法取穴 :耳尖、神门、肺、内分泌、皮质下 ;肺胃蕴热型加胃、大肠 ;气血郁滞型加肝、胆。患者坐位。医者先用手轻揉其双耳 1 5min,使局部充血发红。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分别快速点刺所选取之耳穴 ,挤血数滴至血色变淡 ,用干棉球按压 3min。隔日施术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 :…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4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常规组应用日常护理,护理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受精成功、优质胚胎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组,总成功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用于晚期肿瘤止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68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8.5±0.5、1.5±1.2、3.8±1.0、4.5±1.0,疼痛缓解优良率分别为100%、95.3%、71.6%。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除出现排尿困难7例(10.3%),恶心嗜睡、下肢麻木各5例(7.4%)外,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在中国孕妇人群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检测中的作用,并评估其在遗传性耳聋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3056例孕妇采集外周血并抽提DNA,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GJB2、SLC26A4、线粒体12S rRNA、GJB3等4个中国人群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共9个突变热点.根据检测结果对有耳聋生育风险的夫妇提供遗传咨询与生育指导.结果 3056例孕妇中,共检测到156例携带至少一种基因突变,占总抽查人数的5.11%.其中7例为线粒体12S rRNA突变,预测后代亦为此突变携带者,需终生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49例为另外三种隐性耳聋基因突变,对其中的124例生育配偶进行了相关基因的全序列测序分析,共有20对夫妇具有遗传性耳聋生育风险.5对夫妇要求进行耳聋产前诊断,4例产前诊断结果均为相应致病基因单杂合突变或野生型,出生后听力随访均未发现异常;Ⅰ例为p.V37I/c.235delC复合杂合突变,有产生轻、中度耳聋的风险.结论 利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进行临床耳聋基因突变产前筛查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结合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预防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08.
Ollier病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6岁.35年前发现右手小指肿物,在当地医院行截小指术.之后右手中、环指开始出现局部隆起,逐年增长,近半年来增长迅速,无疼痛,表面皮肤无破溃,屈伸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可,右小指缺如,右手多处隆起,右环指近节指骨隆起最大,约30mm×35 mm×38 mm大小,肿物表面均光滑、质硬,无破溃,见图1.肘、腕关节脱位,可触及突出的桡骨小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行ERCP术。观察术前、术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时,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上述各项指标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P0.01。术中出血5例,电凝止血后,出血停止;术后呕血6例,便血5例,患者均为肝功能C级患者,再次内镜下电凝止血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无术后感染、胰腺炎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0.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儿可达门诊量的50%以上[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导致患儿慢性咳嗽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气道炎症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病理基础, CVA以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而UACS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确定气道炎症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管理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2]。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气道炎症检测技术。FENO监测气道炎症具有无创、安全、简单、快捷、重复性好、患儿容易接受的优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差异,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