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血清FS及CA125用于卵巢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及CA125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癌、卵巢囊肿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FS及CA125水平,ROC曲线分析二者用于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F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1。以健康对照组血清FS及CA125水平的95%可信区间判断卵巢癌患者血清FS水平,显示血清FS用于卵巢癌诊断时灵敏度为53.3%,特异性为97%;血清CA125的诊断灵敏度为77.8%,特异性为84%;血清FS用于卵巢癌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略大于CA125的ROC曲线下面积(0.886)。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FS水平升高,与血清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其用于卵巢癌诊断时准确性与CA125相近,特异性优于CA125。FS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卵巢癌血清诊断标记物,与CA125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卵巢癌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复肝抑纤汤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复肝抑纤汤组、秋水仙碱组及模型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CC l4SC及饮用100mL/L乙醇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复肝抑纤汤组予复肝抑纤汤灌胃,秋水仙碱组予秋水仙碱灌胃,模型对照组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天,共30天。实验结束后分别采血测定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取肝组织测定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复肝抑纤汤组的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Hyp含量由(1.62±0.45)mg/g减少到(1.22±0.19)mg/g(P<0.05),MDA含量由(16.6±6.5)mmoL/g减少到(8.8±2.2)mmoL/g(P<0.01),而SOD活性则由(85.33±17.74)nkat/g升高至(32.01±19.32)nkat/g(P<0.01);经比较,复肝抑纤汤抗肝纤维化的上述疗效与秋水仙碱相当。结论:复肝抑纤汤可保护肝脏,预防或缓解肝纤维化的形成,抗脂质过氧化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激活素A、激活素结合蛋白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在脑血管病患者疾病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2005在吉林大学免疫学教研室进行。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健康对照组(n=20)及脑出血(n=20)和脑梗死患者(n=20)治疗前后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对照组及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外周血激活素A: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脑出血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③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脑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脑出血患者外周血激活素A以及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症状好转时趋于正常;脑梗死患者只有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趋于正常。②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降低,可能与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激活素A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杨清  白晶  王冰  柳忠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488-1489
目的 探讨老年脂肪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8例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肽(IV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段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本文采用1 2 5I标记激活素A(activinA)建立的高敏感度、特异性激活素A放射免疫测定 (RIA)法 ,检测了不同年龄组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变化 ,同时对各年龄组男、女个体激活素A水平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 RIA法检测激活素A的最低检出为 50 pg/ml,与重组卵泡休止素、牛抑制素、人FSH、LH等无交叉反应性。RIA方法检测的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激活素A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 ,随年龄的增长 ,激活素A水平也增加 ;同时比较同年龄段男性、女性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 ,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老年人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其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抗CRF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在碳化二亚胺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形成的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2株分泌抗CR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并利用建立的小分子肽CRF的间接ELISA法,对其腹水效价及其特异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血清卵泡抑素水平检测用于卵巢癌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F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卵巢癌组织FS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F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1;乳腺癌和肺癌患者血清FS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和肾癌患者血清FS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诊断阳性率依次为卵巢癌(60%)乳腺癌(40%)肺癌(30%)胃癌(20%)肾癌(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卵巢癌组织表达FS与肿瘤类型有关,染色强度依次为粘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鳞癌浆液性癌。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FS水平升高,其诊断阳性率与卵巢肿瘤类型有关;血清FS检测对卵巢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健康人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随龄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串联重复序列多肽(简称黏蛋白1多肽,MUC1多肽)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MUC1多肽与多种肿瘤细胞Jurkat、Raji、U937、MCF7、SMMC7721及活化的T细胞、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共同培养,观察MUC1多肽对上述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BABL/c小鼠Jurkat细胞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应用MUC1多肽进行治疗;采用GST免疫沉降实验鉴定与MUC1多肽结合的肿瘤细胞表面蛋白。结果:MUC1多肽对Jurkat、Raji、U937、MCF7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活化的T细胞和小鼠RAW264.7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MUC1多肽对BABL/c小鼠皮下Jurkat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GST免疫沉降实验显示,Jurkat 和MCF7细胞裂解上清中与MUC1多肽结合的蛋白可与两种抗MUC1串联重复序列抗体(GP1.4和HMPV)及抗胞内段抗体(Ab5)发生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大约115 000,提示可能是MUC1新的同种型,命名为small MUC1(sMUC1)。结论:MUC1多肽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small MUC1蛋白的相互作用向细胞传导生长抑制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