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6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篇 |
儿科学 | 47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32篇 |
口腔科学 | 40篇 |
临床医学 | 394篇 |
内科学 | 266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46篇 |
特种医学 | 15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43篇 |
综合类 | 939篇 |
预防医学 | 213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352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430篇 |
肿瘤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33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58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并对其HPA及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HLA—Ⅰ类抗原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1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运用PCR—SSP方法,采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血小板同种抗原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以及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名患者单独表达HLA抗体,4名患者表达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3例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表达.其中以GPⅡb/Ⅲa为主。对17例患者HPA系统和HLA-Ⅰ类抗原基因分型,发现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0.676,b为0.324;HLA—A*02、HLA—A*24、HLA—A*11和HLA—B*60、HLA—B*13、HLA—B*46多见。结论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了解胛R与HPA/HLA—Ⅰ类抗原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比较两组青光眼伴白内障治疗效果;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青光眼伴白内障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96.
97.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HIE模型为7日龄新生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在缺氧环境下(氧体积分数为80mL/L)放置2h。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EPO组。从手术前2d开始,对照组注射磷酸盐酸缓冲液(PBS),EPO组注射EPO4000U/(kg·d),持续注射9~16d。通过测脑质量、脑损伤比率、姿势反射实验观察EPO疗效。体外实验利用神经干细胞系C17.2,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体外模拟缺血环境,诱导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nexin V,研究EPO对C17.2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脑质量、脑损伤比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a〈0.05)。姿势反射实验对照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EPO处理后,脑质量明显提高,脑损伤比率明显减小,姿势反射实验正常百分率提高(Pa〈0.05)。体外实验,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nexin V,发现EPO可有效减少神经细胞凋亡(P〈0.05)。结论EPO在HIE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有抗神经于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8.
N-亚甲基磷酸化壳聚糖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质粒DNA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基因纳米粒子的可行性,考察载体与质粒DNA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非病毒载体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合成了一种双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亚甲基磷酸化壳聚糖(NMPCS),利用复凝聚的方法制备NMPCS/DNA纳米粒子复合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NMPCS进行了表征,通过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动态光散射、原子力显微镜、圆二色谱等实验对NMPCS与质粒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的特征基团有显著变化,证明了亚甲基磷酸基团成功的引入。NMPCS与DNA能自组装形成类似球形的基因纳米粒子。结论壳聚糖基双亲性分子可能与细胞膜中的双亲性分子具有潜在相容性,使得载体/DNA复合物通过一种膜的去组装过程跨越细胞膜而最终表达,从而有望研制出高效的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00.
正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是一种母系遗传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线粒体DNA(mt DNA)或核DNA(n DNA)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减弱而使ATP产量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线粒体脑肌病有较多类型,且分类比较复杂,症状比较重叠,其中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ELAS)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易误诊。本研究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