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87篇
  免费   3582篇
  国内免费   2329篇
耳鼻咽喉   349篇
儿科学   584篇
妇产科学   677篇
基础医学   2595篇
口腔科学   822篇
临床医学   10090篇
内科学   5324篇
皮肤病学   753篇
神经病学   1175篇
特种医学   2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3865篇
综合类   19023篇
预防医学   7531篇
眼科学   639篇
药学   8291篇
  79篇
中国医学   8194篇
肿瘤学   1741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735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310篇
  2020年   1449篇
  2019年   1642篇
  2018年   1792篇
  2017年   1146篇
  2016年   1441篇
  2015年   1482篇
  2014年   3695篇
  2013年   3156篇
  2012年   3631篇
  2011年   3940篇
  2010年   3771篇
  2009年   3609篇
  2008年   3285篇
  2007年   3369篇
  2006年   3168篇
  2005年   3264篇
  2004年   2916篇
  2003年   2606篇
  2002年   2048篇
  2001年   2029篇
  2000年   1903篇
  1999年   1665篇
  1998年   1417篇
  1997年   1409篇
  1996年   1329篇
  1995年   1290篇
  1994年   1064篇
  1993年   816篇
  1992年   742篇
  1991年   650篇
  1990年   587篇
  1989年   472篇
  1988年   294篇
  1987年   251篇
  1986年   207篇
  1985年   232篇
  1984年   219篇
  1983年   177篇
  1982年   159篇
  1981年   124篇
  1980年   89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37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6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YCD)是新型自杀基因,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RV),将YCD高效导入人原代T细胞,并在体内外探讨转基因T细胞的功能及"自杀"效应。方法:构建RV载体MSCV-YCD-puroR,瞬时质粒共转染法制备RV,流动感染法或Retronectin 离心法感染人原代T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T-YCD-puroR,检测转基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在体外和SCID小鼠体内,探讨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T-YCD-puroR细胞的杀伤效应等。结果:病毒滴度为(5.0±3.7)×106TU/mL。流动转染法对人原代T细胞的基因导入率46.0%±9.6%,2轮离心 Retronectin法的基因导入率为60.3%±7.6%(n=3)。经嘌呤霉素筛选48h获得T-YCD-puroR细胞,其基因阳性率96.7%±1.5%,并可大量扩增。与野生T细胞比较,T-YCD-puroR细胞杀伤K562肿瘤细胞的能力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显示,与野生T细胞比较,T-YCD-puroR细胞对puromycin的IC50上升了304.9倍(0.071mg/Lvs22.3mg/L),对5-FC的IC50下降了133.3倍(656.0μmoL/Lvs4.9μmoL/L)。T-YCD-puroR细胞静脉接种于SCID小鼠,7d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μmoL的5-FC,连续7d,首次给药24h后即可观察到SCID小鼠外周血中CD45 细胞显著下降(P<0.01)。结论:YCD自杀基因导入对人原代T细胞功能无显著影响,T-YCD-puroR细胞可以在体内外被5-FC有效杀伤。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判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脑电地形图改变的对比评价。结果:脑电地形图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脑电地形图可以做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观察了吸烟对健康成年男性甲襞微循环的影响。观察对象为20~40岁的健康男性72名,吸烟者31名,不吸烟者41名。年龄最小19岁,最大39岁。方法:使用锦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QX-IA微循环显微镜和配套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炎症微环境下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调控机制。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新鲜前磨牙或第三磨牙10例,牙周组织无炎症,完整无龋,患者年龄18~32岁。选择因慢性牙周炎而拔除的离体牙6例,患者年龄20~35岁。健康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炎症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分别用正常和炎症牙周膜组织制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周膜组织中PERK通路相关因子PERK、CHOP、GRP78及ATF4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干扰PERK的炎症牙周膜细胞系(P-PDLSCs-PERK shRNA),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RK基因的抑制效率;对构建的稳定干扰PERK细胞系及另外3个对照组细胞P-PDLSCs-Vector、P-PDLSCs和H-PDLSCs进行成骨诱导,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碱性磷酸酶(ALP)、Runx2及OC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unx2和OCN的蛋白水平,ALP染色鉴定ALP活性,茜素红染色分析细胞成骨能力。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炎症组织中PER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ERK、CHOP、GRP78及ATF4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 0.05)。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ERK基因抑制效率达到59%,PERK蛋白表达的抑制效率为54%。成骨相关因子的m RN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P-PDLSCs和P-PDLSCs-Vector相差无几(P 0.05);诱导后H-PDLSCs中3种成骨相关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前2种细胞(P 0.05);PERK基因被抑制诱导后P-PDLSCs-PERK shRNA相比未被抑制的PPDLSCs,3种成骨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 0.05);成骨相关因子Runx2及OCN蛋白表达和ALP活性与mRNA水平保持一致。茜素红染色后,诱导后H-PDLSCs中矿化结石数量显著高于另外3种细胞(P 0.05),而诱导后PPDLSCs-Vector和P-PDL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相比诱导后P-PDLSCs,沉默PERK基因后的P-PDLSCsPERK shRNA中形成矿化结石的数量明显回升(P 0.05)。结论炎症微环境能通过激活PERK信号通路抑制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在PERK被沉默时,炎症微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抑制作用能够得到逆转。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分别表达含IL—12和IL-18基因的质粒,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H37R1株CFP1O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中提取RNA,用RT—PCR扩增IL-18 cDNA,并克隆人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证实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BamH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将分别表达小鼠IL—12和人IL—18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mlL12和pclL18,与MTB CFP10基因疫苗联合肌注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wk。每次免疫后2wk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CFP10抗体的滴度。结果:用RT—PCR成功地从人PMBC的RNA中扩增出IL—18 cDNA,测序结果正确,用BamH Ⅰ和EcoR Ⅰ酶切鉴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载体pcDNA3.1中,阳性克隆命名为pcIL18。pcCFP10组第1次免疫后,血清抗CFP10抗体的平均滴度为1:600,末次免疫后的滴度为1:4000。pcIL18 pcCFP10组联合免疫后,血清抗CFP10抗体的滴度高于pcCFP10组,最终达1:8000。而pcmIL12 pcCFP10组联合免疫后滴度仅为1:200。结论:pcIL18与CFP10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可增强CFP10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pcmIL12则可使CFP10基因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降低。pcIL18 pcCFP10基因联合免疫是否具有增强CFP10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临床上并不罕见,一旦发现,多为晚期,大多数为恶性。我院1980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治PRT78例,均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本文就其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正> 乙肝病毒(HBV)前S_2蛋白(Pre-S_2)与HBV的感染和复制有密切关系,而抗前S_2抗体(Pre-S_2Ab)则认为与HBV的清除和疾病恢复有关。我们采用ELISA抑制法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有关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随机抽取CELL-DYN1700(以下简称CD-1700)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无警示标本206例,用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仪器和目测显微镜分类法的结果用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中性粒细胞r=0.954,中间细胞r=0.170,淋巴细胞r=0.954.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中间细胞相关性较低.结果表明在各项参数均正常的情况下CD-1700白细胞分类无警示的结果可作为筛选手段,但其性能不够完善,尚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在异常情况下仍须进行人工分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中国广东汉族人群中血清、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及其-308G/A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68例无亲缘关系的急性发作期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和55例非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CSF的TNF-α水平,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68例MS患者和106名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的TNF-α-308G/A基因型。结果发作期MS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非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276±71)pg/mL和(234±76)pg/mL;发作期MS患者CSF中TNF-α水平与非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265±78)pg/mL和(245±83)pg/mL;TNF-α-308G/A各等位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TNF-α基因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和14·0%,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0和8.5%。结论(1)发作期MS与血清中TNF-α水平相关,与CSF中TNF-α水平不相关。(2)从目前调查的例数中,中国广东汉族人群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与广东人群中MS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面留2mm间隙及(3)45°斜切来模拟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及螺旋型骨折。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别做张力、扭力及弯曲负荷测试。实验资料经统计之变异数分析(ANOVA)及成对资料分析(Tukeypairwisecomparison),发现在不同的骨折断面中,张力刚度均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侧弯刚度以置放在背面的微型接骨板最好。在稳定和不稳定骨折时,扭力刚度以Aesculap的微型外固定器最好(P<0.01),但在45°斜切断面时,扭力刚度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在稳定性骨折时,微型接骨板(背面或侧面)与微型外固定器的前弯刚度较好,但没有明显差异。在不稳定性骨折和45°斜切时,前弯刚度以侧面骨板和微型外固定器较好。除了扭力刚度以外,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和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无明显差异。而如预期的,交叉钢针的机械强度是最弱的(P<0.01...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