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2篇
  免费   1962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耳鼻咽喉   224篇
儿科学   295篇
妇产科学   431篇
基础医学   1476篇
口腔科学   579篇
临床医学   4859篇
内科学   2924篇
皮肤病学   452篇
神经病学   733篇
特种医学   13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807篇
综合类   11291篇
预防医学   4287篇
眼科学   359篇
药学   4663篇
  47篇
中国医学   4981篇
肿瘤学   990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794篇
  2022年   843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664篇
  2019年   801篇
  2018年   840篇
  2017年   551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1968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1647篇
  2011年   1946篇
  2010年   1908篇
  2009年   1816篇
  2008年   1648篇
  2007年   1758篇
  2006年   1763篇
  2005年   1920篇
  2004年   1753篇
  2003年   1600篇
  2002年   1268篇
  2001年   1339篇
  2000年   1285篇
  1999年   1235篇
  1998年   1047篇
  1997年   1097篇
  1996年   1041篇
  1995年   1004篇
  1994年   869篇
  1993年   676篇
  1992年   614篇
  1991年   570篇
  1990年   503篇
  1989年   408篇
  1988年   247篇
  1987年   219篇
  1986年   168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58篇
  1982年   134篇
  1981年   116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58篇
  1978年   38篇
  1965年   16篇
  1964年   15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林绮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80-1881
目的: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氨甲蝶呤组进行比较。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Mif)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结果:2组均于治疗后10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始明显下降,治疗后15天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43%和74.2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氨甲蝶呤,且MTX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米非司酮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且给药方便,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药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序贯用药治疗异位妊娠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甲氨蝶呤(m ethotrexate,MTX)与米非司酮(m ifepristone)序贯给药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异位妊娠确诊患者132例,按MTX 40 mg/m2的剂量肌注,12~24 h再给予米非司酮300 mg顿服;间隔3~5天,如疗效不显著可重复治疗,最多用药可达4次。采用免疫荧光法(参考值≤2.9 IU/L)检测治疗前后血β-HCG的变化。结果:大部分病例给药后血β-HCG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32例患者中有119例达到治愈标准,占90.1%。结论:应用MTX与米非司酮序贯给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桑拿按摩行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2004年11月对海珠区部分桑拿按摩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不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桑拿按摩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176名桑拿按摩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达到51.2%;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了解率较高,知晓率超过50%的项目从高到低依次为:性交、共用注射器针头、母婴传播、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等。但被调查者对蚊虫叮咬、共用马桶等传播途径仍然存在误解。结论桑拿按摩从业人员对预防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获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的信息渠道主要是报纸、科普宣传栏和板报、电影电视。但还需加大防治工作的力度,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做好干预工作,阻断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的环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复合电磁场水处理装置(简称装置)的灭菌效果并探讨其灭菌机制.方法灭菌试验:用大肠埃希菌8099株制备的模拟水经装置处理60s,并在处理至0,15,30,45和60s时分别采样,于37和44.5℃培养检测菌密度.持续灭菌试验:制备3种水为高压灭菌自来水、经装置消毒灭菌状态处理3min的脱氯自来水、经装置消毒灭菌状态处理3min,再经胶体脱稳状态处理20min的脱氯自来水;以上3种水样均添加大肠埃希菌8099株后静置3h,并于0,0.5,1,2和3h取样,37和44.5℃培养检测菌密度.结果装置在30s内对含菌模拟水样的细菌灭活率达100%;经装置处理后再染菌的水样,60min细菌灭活率仍可达100%.结论复合电磁场水处理装置具有快速高效的直接灭菌功能及一定的持续灭菌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分析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高危行为状况,为开展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模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个街道,对所抽取街道内的流动人口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所有资料经Epidata3.02录入后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00人,其中男性210(52.5%)人,女性190(47.5%)人,平均年龄(29.1±10.2)岁。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高,均在80%以上,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宣传画及宣传资料和向医生咨询。64.5%的人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只有14.1%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多性伴和安全套使用率低是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流行和蔓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回顾性观察有、无脂肪肝的大肠癌(CRC)患者肝转移发生的差异,分析脂肪肝对CRC肝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经结肠镜与病理和/或手术诊断的CRC患者326例,其中肝转移70例,脂肪肝55例。配对比较设计:根据CRC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例数,以1∶2的比例确定非脂肪肝组,按年龄、性别及病情尽量匹配的原则确定,然后对其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非配对CRC的比较中,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的24.0%(P<0.01),而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配对大肠癌的比较中,上述差异仍然存在,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P<0.01),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C患者有脂肪肝时发生肝转移的比例明显低于无脂肪肝者,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输入性媒介昆虫携带病原体情况,为卫生检疫执法提供技术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卫生处理措施,保障国境口岸卫生安全。〔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对捕获的媒介昆虫逐一进行寄生虫虫卵检测。〔结果〕从韩国釜山港来的“凯越”号(KAIYUE)货轮上捕获89只苍蝇,从2只大头金蝇中分别检测出肝吸虫卵和蛔虫卵。〔结论〕我国国境口岸首次从入境媒介昆虫中检测到寄生虫虫卵,提示今后应加大依靠技术手段进行检疫执法的力度,保障国境口岸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998.
双黄连粉针剂及其药物血清体外抗HIV-1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双黄连药物及其药物血清在体外是否有抗HIV-1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染料Calcien AM标记HIV感染的慢性H9细胞(H9/HIV-1ⅢB)分别与不同稀释浓度的双黄连药物和药物血清作用后,与靶细胞MT-2细胞混合培养,观察MT-2和H9/HIV-1ⅢB融合细胞的变化;MTT法检测药物对HI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HIV-1p24抗原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培养上清p24抗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剂及其药物血清能够抑制MT-2和H9/HIV-1ⅢB细胞融合,能够保护HIV感染细胞的死亡,减少HIV-1p24的表达。【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及其药物血清在体外具有抗HIV-1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COX-2与BCL-2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常见的皮肤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COX-2与BCL-2在皮肤肿瘤中过表达对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15例,Bowen’s病(BD)15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E)20例,鳞癌(SCC)20例及正常组织5例COX-2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标本的肿瘤组织均有COX-2的表达,总体上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48,P〉0.05),染色强度有显著性差异(Hc=90.70,P〈0.05),周围正常组织未见COX-2的表达。SCC、BD表达范围弥漫,以SCC表达强度最为显著;细胞分化高的SCC标本其COX-2的表达较细胞分化低者明显。BCE、SK呈灶性表达,强度不一;正常组织仅于表皮基底层有强度很弱的阳性表达。在SCC、BCE、BD。COX-2表达阳性者BCL-2表达的阳性率较COX-2表达阴性者高(P〈0.05)。【结论】皮肤肿瘤存在COX-2的过表达;检测SCC组织COX-2的表达可预测其病变的恶性程度;COX-2表达的模式较阳性与否、表达的强度对病变的提示更有意义。BCL-2的表达与COX-2的过表达有关,COX-2可能是通过激活BCL-2发挥抗凋亡作用而促进皮肤肿瘤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在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方面遇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服务与利用等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光盘管理的实践经验,概述了提高光盘利用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