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对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6—10月在海口市范围内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筛查1 680名居民,共检出356例脑卒中高危者,检出率为21.19%。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各危险因素的比例依次为缺乏运动(74.16%)、血脂异常(73.60%)、超重或肥胖(58.15%)、高血压(55.06%)、吸烟(45.51%)、糖尿病(29.21%)、脑卒中家族史(10.39%)、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3.9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OR=1.375)、年龄(OR=1.031)、家庭月均收入<2 000元(OR=2.101)、居住在城市(OR=1.610)是检出脑卒中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口市≥4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缺乏运动和血脂异常为该地区居民的最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2.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紧系“新医科”发展内涵,对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是当前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此文分析了当前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从扩大课程设置面、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建立跨学科师资团队、改革教学模式、重构课程评价体系6个方面开展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培育适应新医科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中医诊断学科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G)病位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纳入354例CG患者,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获取CG患者的病位证素分布情况,并对病位证素分布与Hp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G的病位证素以胃为主,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Hp阳性与病位证素胃、脾相关。结论 CG伴Hp感染与胃、脾两脏密切相关,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的对CG伴Hp感染患者的病位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 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探讨不孕症雌、孕激素与舌、阴道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鳞状上皮细胞调节机理。选择70例原发性不孕症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雌、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月经周期第10d观察组E2、P较高(P〈0.01),第20d观察组P、P/E2较对照组低(P〈0.01);月经周期第10d观察组舌苔上皮细胞和阴道上皮细胞PR阳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20d观察组ER阳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舌苔上皮细胞ER与P显著负相关(P〈0.05),阴道上皮细胞ER与P、P/B显著负相关(P〈0.05),舌苔上皮细胞ER、PR分别与阴道上皮细胞ER、PR非常显著相关(P〈0.01)。结论:ER、PR与雌、孕激素周期性变化有关,参与了激素对脱落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筛选出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探讨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的常见的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从高往低的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肺=胆;湿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肝肾胆肺。结果表明湿与脾、胃、肝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与肾、胆、肺不存在相关性(P0.005)。热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胆胃脾肺肾。结果表明热与肝、胆、胃、脾存在相关性(P0.005),与肺、肾不存在相关性(P0.005)。结论: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证型,病性证素湿与热均与胃、脾、肝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湿热证及不同湿热比重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方法 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选取156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150例慢性胃炎非湿热证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与湿热因素的关系。结果 慢性胃炎湿热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39.74%)高于非湿热组(21.33%);湿热证患者中,湿热并重占比最高(61.54%),其次是湿重于热(28.85%),热重于湿占比最小(9.61%),三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3.75%、26.67%、53.33%;与湿重于热组相比,非湿重于热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 慢性胃炎湿热证与非湿热证间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存在差异,且临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湿热证患者以湿热并重为主;相较于“湿重”的胃内环境,“湿热”和“热”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更为密切,其胃内环境更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存与繁殖。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心病瘀血舌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舌诊专家”软件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舌象的识别分析。结果:心病瘀血舌患者舌质多见暗红舌(28.0%)、青紫舌(27.0%)、淡紫舌(25.0%),舌苔多见白厚苔(37.0%)、黄厚苔(33.0%),并存在严重的舌下络脉异常。结论:观察舌质对于诊断心病瘀血舌及其不同的血瘀病机具有一定的意义;观察舌苔对心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综合观察舌下络脉的色泽、宽径、主干长度、主干形态、主干充盈度及外带可作为心病瘀血舌患者诊断和辨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9.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之一,而舌表面微生态的变化是影响舌苔变化的主要因素,熵变是能量代谢的一个状态变量,文章旨在探讨舌表面微生态熵变影响舌苔变化的机制,为中医舌诊的客观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