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慢性胃炎在临床中可有多种症状,但无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无典型上消化道系统症状,从而易出现"无症可辨"的情况。"五辨"即辨症、辨证、辨病、辨人、辨机五种思维,辨症有利于对慢性胃炎主要证型进行辨识,辨证有利于明确慢性胃炎动态性质,辨病有利于掌握慢性胃炎发展规律,辨人有利于推断慢性胃炎发展趋势,辨机有利于明确慢性胃炎内在机理。综合运用"五辨"思维可以为解决慢性胃炎"无症可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4.
目的:从纤溶系统活性探讨心病血瘀证及其不同证型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血瘀证患者、20例心病非血瘀证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抑制物(PAI-1)。结果:①心病血瘀证组的t-PA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病非血瘀证组(P<0.01),PAI-1、PAI-1/t-P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病非血瘀证组(P<0.01)。②心病血瘀证不同证型组的t-PA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AI-1、PAI-1/t-PA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是心病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t-PA、PAI-1、PAI-1/t-PA的水平对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中医药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扬光大的源动力、生命力和推动力,本文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古今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若干观点进行阐述,包括中医药疗效评价概念、古代疗效评价概况、近现代疗效评价概况等,并就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概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6.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免疫功能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所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是调控骨重建的核心因素,而RANKL/RANK/OPG系统是连接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分子桥梁,在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耦联中发挥关键作用。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共同的细胞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以共同的骨代谢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调控骨重建过程。雌激素作为骨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共同交叉机制,通过经典性激素受体途径调控T细胞活化,介导免疫因子的产生和表达,影响免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既有正性调节作用,又有负性调节作用,决定骨重建方向。因此,骨免疫在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补肾法是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根本治则,长期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骨免疫而调节骨重建失衡,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7.
高雅  黄起了  林雪娟 《中医学报》2020,35(5):964-967
胚胎的生长发育与肾、肝、脾三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脏腑的功能又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郁往往会引起气机不畅,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影响肝气疏泄、肾精藏泄和脾的运化功能,导致冲任不调、宗筋失荣、胎元失养,引起胚胎停育;另一方面,郁致气血运行受阻,可在胞宫内形成瘀血而致胚胎停育。治疗上,应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为大法,注重恢复肝肾、肝脾的功能,不能单纯地补肾、补脾,更要注重肝肾、肝脾之间的相互调达,要疏补兼顾;重视备孕期补肾与活血化瘀相结合;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8.
林雪娟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28-1430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亦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影响婚姻、家庭及社会各方面。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5%~30%。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二者均与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中医治疗不孕症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近年来不孕症的中医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现就目前有关不孕症排卵障碍的中医机理研究及中医辨证与性腺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整理李灿东教授治疗肿瘤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李灿东教授治疗的136例肿瘤患者资料,采用频率、频数以及指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法将使用频数前23位的药物聚为理气、化痰渗湿、活血化瘀、补虚、清热5大类。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李灿东教授紧抓气滞痰凝这一核心病机,灵活地运用理气、化痰渗湿、活血化瘀、补虚、清热类药物治疗肿瘤,标本兼治,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失眠临床常见误诊证型、疾病及误诊原因,以求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情况。方法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结果笔者发现由于失眠临床证型比较多,且易与其他生理或病理性睡眠障碍相混淆,故常会产生误诊误治的情况。结论笔者认为通过对临床误诊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有效避免误诊误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