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87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所有患者术前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术后均长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脂等冠心病2级预防治疗。结果:单支病变57例,双支病变71例,3支病变56例,左主干病变3例。处理冠状动脉病变256处,置入支架178例(支架置入率95.2%)。185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98.9%,病死率1.1%。1周、1年、3年和5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5%、1.89%、3.31%、5.83%。结论:AMI后尽早、完全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极为重要,急诊PCI使AMI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代谢指标与肱动脉舒张功能间的相关性. 方法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健康者、非老年健康者的代谢指标并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NID)并进行分析. 结果 (1)老年冠心病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的水平显著高于老年和非老年健康组(均为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和非老年健康组(均为P<0.05),上述指标在两健康组间无差异;(2)老年冠心病组的FMD(4.44±1.17)%显著低于老年健康组和非老年健康组[分别为(6.90±1.47)%和(10.51±1.78)%,P<0.01],非老年健康组的FMD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P<0.01);(3)年龄、TG、SUA、与FMD呈负相关(分别r=-0.70,-0.29和-0.46,均P<0.05),HDL-C与FMD呈正相关(r=0.28,P<0.05);(4)体质量指数(BMI)、LDL-C、SUA与TG呈正相关(r=0.27,0.27和0.34,均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SUA等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其中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随增龄而加重,并与TG、HDL-C、SUA及老年冠心病间有显著相关性,SUA水平可能是内皮功能受损的标志或间接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3.
患者男,48岁,“反复劳力性呼吸困难2年,再发加重2周冶。心电图:窦性心律,I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150 ms。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径84 mm,左室射血分数0.2,二尖瓣返流面积6 cm^2。入院后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因靶静脉血管狭窄而行球囊扩张后成功完成,术后1年随访患者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84.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提升医院安全文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抽选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医技科室和行政职能后勤部门的医务人员500名,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评估量表(HSOPSC)对其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不同性别、科室、职称、在医院工作年限、在科室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在HSOPSC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是高HSOPSC评分的促进因素,而在科室工作年限越长则促进了低HSOPSC评分的发生。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处于中上水平。应重视改进劣势区域,加大医疗安全培训,完善畅通而不被惩罚的差错报告机制,建立健全医院安全文化测评长效机制,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5.
23例中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为14~34mm,右房、室均不同程度增大,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0.52~0.70。患者均在局麻下经X线透视和TTE引导行ASD封堵术,均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封堵器直径18~42mm。术后随访1~33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心包填塞及封堵器移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6.
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 3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 (A组 )、5 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 (B组 )、12例健康对照组 (C组 )的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及血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FMD、ET :A、B组较C组均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 ;(2 )NO :B组较C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3)A、B组间 :FMD、ET、NO均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4 )NID在三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5 )FMD :与NO呈正相关 (r=0 4 3,P <0 0 1) ,与SBP、LDL、ET呈负相关(r =- 0 5 2、- 0 36和 - 0 4 7,均P <0 0 1) ;SBP :与LDL、ET呈正相关 (r =0 2 5和 0 4 2 ,P <0 0 5 ) ,与NO呈负相关 (r<- 0 31,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高血压病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FMD与NO、ET均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病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87.
心钠素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受损广泛和心脏明显扩大 ,强心药不仅疗效差 ,而且病人耐受量低 ,易出现毒副作用 [1 ] 。近年来 ,我院用心钠素治疗 (DCM)并心衰 ,发现患者的心胸比例、EF值、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我院住院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确诊为 DCM患者 32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42~ 6 3岁 ,平均 5 4.6岁。心功能 级 7例 , 级 2 0例 , 级 5例。1.2 治疗方法 :32例患者经强心、利尿治疗效果欠佳 ,仍有心…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通过对48例顽固频发性早搏(室早)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射频消融的疗效观察,探索其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顽固频发性室早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所有病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男29例,女19例,年龄(45.3±6.8)岁,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室速和室早的起源部位,标测到靶点后行射频消融.并比较室早者消融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及消融后心电监护室早数.结果 48例室早与室速多数起源于心室流出道占87.5%(42/48).消融即刻成功率95.83%(46/48),其中33例顽固性室早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消前室早数为(16016±2891)次,短阵室速(612±86)阵次,消融后室早数(142±170)次(P<0.001),无室速再发.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随访3~48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发率为4.4%(2/46).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正常心脏顽固频发性室早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89.
白细胞介素-22(IL-22)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其与多种慢性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IL-2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病情的进展及转归关系密切,该文就IL-22与心血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比较氯吡格雷 (CPG )与噻氯吡啶 (TCP)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2月间的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进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 ,5 7例服用噻氯吡啶 2 5 0~ 5 0 0mg/d ,45例服用氯吡格雷 75mg/d ,分别于服药前与服药后 4周末检查全血凝固时间 (ACT)、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结果 :TCP组于服药后 4周末ACT由 ( 12 5 2 1± 5 17)s延长至 ( 131 67± 5 38)s ,CPG组由 ( 12 6 42± 10 86)s延长至 ( 132 87± 5 72 )s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CPG组与TCP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 65 %与11 0 7%。结论 :CGP与TCP在冠脉内支架植入中具有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