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分离无糖尿病的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设置对照组(等容积的二甲基亚砜)、阿托伐他汀(1 μmol/L)组、罗格列酮(1 μmol/L)组及二者联合组(阿托伐他汀1 μmol/L加罗格列酮1 μmol/L组) 4个组,分别与所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及联合组对无糖尿病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分别为(229±24)ng/L、(236±28)ng/L、(159±29)ng/L vs (306±40)ng/L,均P<0.05]及TNF-α mRNA的相对半定量吸光值(A)比值(分别为0.35±0.12,0.39±0.11,0.26±0.06 vs 0.78±0.14,均P<0.05)均降低,且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比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罗格列酮都可通过降低无糖尿病的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分泌TNF-α,发挥阿托伐他汀和罗格列酮的抗炎作用,且二者联合干预具有协同作用,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不用Halo电极消融典型心房扑动(AF)的方法和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意义.方法对9例AF患者进行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将普通标测电极分别放置高位右房(A点)、低位右房(B点)、希氏束(C点)、冠状窦(CS34为D点),标测AF发作时右房激动顺序,起搏时和消融后测量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BD、DB). 结果不用Halo电极成功消融9例AF病例.消融后于冠状窦口处起搏时起搏信号至右房下侧壁的时间间期(DB=140.7ms±66.1ms)和右房下侧壁起搏时起搏信号至冠状窦口CS34的时间间期(BD=123.2ms±42.1ms)均较消融前(DB=66.0ms±12.5ms,BD=62.5ms±13.0ms)明显延长,P<0.01. 结论不用Halo电极能成功消融典型AF,该方法简便、费用低;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峡部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3.
174.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占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绝大部分。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药物治疗以及机械血运重建技术的进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心脏病加强治疗病房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最近的SHOCK研究发现,部分AMI合并CS患者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其平均射血分数(EF)值是0.30.  相似文献   
17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始于动脉壁,尤其是针对氧化型脂蛋白内在结构修复的慢性炎症性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激活,引起血管壁病变进一步恶化,促进疾病的进展并最终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1,2].天然的或获得性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关.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在小鼠实验模型中,CD4+LAP+ Treg为一种新的Tregs亚群,这种Tregs亚群可以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3].研究表明,给予抗-CD3抗体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机制为激活CD4+ LAP+Tregs分泌TGF-β,并依赖TGF-β介导免疫抑制来实现[4].本文就CD4+ LAP+ Tregs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操作方法等,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法对33例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植入,结果:33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均恢复TIMIⅢ级血流,血管开通率100%,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是心肌梗死患者的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其适应证,操作特点及术后抗凝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7.
林英忠 《广西医学》2005,27(3):314-315
自1977年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发明以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从当初的球囊时代进入目前的支架时代。尽管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和治疗器械的改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成功率也不断提高,但是介入治疗仍然存在无法摒除的弱点一再狭窄,这严重制约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从而也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引起再狭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冠状动脉本身的弹性回缩、血管重塑、血栓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迁徙等。  相似文献   
178.
曲美他嗪伍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 (TMZ)伍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 (CH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Logistic回归分析CHD分型、治疗方式、有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等 12个因素对CHD临床疗效的影响。分层比较TMZ伍复方丹参滴丸对CHD一般内科治疗患者心绞痛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的影响 ,对CHD介入 (PCI)治疗患者冠状动脉内心电图ST段抬高值、心绞痛缓解、心律失常、射血分数的影响。结果 :CHD分型、治疗方式显著影响CHD的疗效。TMZ伍复方丹参滴丸对CHD一般内科治疗患者 ,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以及提高心肌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 ,尤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这种作用更明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AMI患者PCI治疗过程中有预防性干预瞬时心肌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作用。结论 :各型CHD患者 ,无论一般内科治疗、PCI治疗 ,临床应当同时推广使用TMZ伍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比较不同年龄组AMI患者分别经静脉溶栓、一般内科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净有效率的差异。结果~60、~65、~70、~75岁年龄组间AMI病例静脉溶栓治疗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再通率、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一般内科治疗同年龄组短(P<0.01);再通率平均63.24%,较PCI组低(P<0.05)。结论75岁以下AMI病例对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以年龄判定是否施行静脉溶栓治疗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80.
IL-36是新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L-36α、IL-36β、IL-36γ3个成员。人类IL-36基因存在于2号染色体上,其结构模型和经典的IL-1家族相似。IL-36主要分布在皮肤、肺脏、关节、肠道、肾脏和大脑中,可由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角质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IL-36主要通过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IL-36的基因结构、来源、受体及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