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 )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CHD伴Malb组吸烟、合并高血压者明显高于不伴Malb组 (χ2分别为 6 93和 5 68,均P <0 0 5 ) ;Malb组的FMD显著低于无Malb组 [分别为 ( 5 96± 0 5 3 ) %和 ( 6 3 2± 0 62 ) % ,P <0 0 5 ] ;血脂、NID等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伴有Malb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较无微量白蛋白尿者严重 ;Malb是微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Malb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预测标志和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高血压病加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2.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连续选择因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qd,术前及术后2d和3周分别测外周动脉血清CRP。结果:术前、术后2d及术后3周,治疗组CRP水平分别为(9.03±0.59)、(23.5±0.71)及(12.8±0.47)mg/L,对照组则分别为(8.8±0.62)、(21.2±0.56)及(19.6±0.53)mg/L,两组术后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2d及术后3周治疗组CK-MB分别为(11.9±3.3)、(14.6±3.2)、(16.0±2.8)IU/L,对照组为(12.1±3.4)、(14.3±2.6)、(15.6±3.0)IU/L,两组术后CK-MB均无升高,两组术前、术后相比较,均P>0.05。结论:PCI后血清CRP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控制血浆炎症因子,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3.
覃绍明  林英忠  邓金龙 《广西医学》2007,29(10):1503-1504
目的观察静脉用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人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5例新发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大于100次/min。静脉推注(10 min)乙胺碘呋酮150 mg,观察10 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推注(10 min)150 mg,仍未转复者则0.5~1.0 mg/min静脉滴注24 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结果24 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者38例(84.4%),其中30 min内转复者7例(15.6%),0.5~10 h转复者27例(60%),10 h以上转复4例(8.9%)。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药物剂量150~1000 mg,平均为460 mg。用药后30 min及1、6、24 h与用药前比心室率均明显下降(P<0.005),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用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人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4.
徐广马  林英忠  袁军  伍广伟  刘伶 《广西医学》2007,29(10):1494-1495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置入Firebird支架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胸痛复发、心电图异常改变、重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等。结果110例患者共置入Firebird支架146枚,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对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平均8个月,无重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38例患者6个月后复查造影2例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5.2%。结论Firebird支架置入即刻成功率高,能有效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短PR间期综合征患者的食道电生理特点.方法对具有短PR(PR<0.12秒)和QRS波正常的15例患者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观察心房S1S1、S1S2刺激时S1R、S2R间期变化等.结果15例短PR患者能保持1:1房室传导之最快S1S1频率,均≥200次/min.S1R间期均≤200ms,其中11例S1R随着心房S1S1刺激频率增快,间期有所延长,但延长值≤50ms,4例S1R长度固定不变.S1S2刺激12例S2R基本不变,3例S2R跳跃延长≥70 ms,其中1例有心房回波,1例发生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ER平均值<250ms.结论短PR间期的机制与加速房室结传导有关,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经右股动脉置人冠状动脉球囊导管至左前降支;预适应3~4次,每次球囊充盈30s,间隔5~10min;以3~5atm扩张球囊封闭LAD远端血流,40min后撤除球囊。结果8头巴马香猪中有6头存活,造模成功率为75%。模型梗死面积变异系数为11.7%(33.2±3.9)。封堵后心电图呈动态变化,心肌酶学指标(CK、CK—MB、cTnI、Myo、LDH)较术前明显升高,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均增大,LVEF均下降,部分实验猪出现心室壁瘤,TIC染色、HE染色证实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结论经皮球囊扩张封堵法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高,保持了梗死区冠脉可重复进行造影,为干细胞植入梗死区心肌治疗AMI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探讨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区的影响.方法 体外扩增培养巴马香猪MSCs.用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模1个月后,经冠状动脉前降支植入体外扩增培养的自体MSCs至急性心肌梗死区,观察其对心肌梗死区的影响.结果 梯度离心法分离...  相似文献   
168.
冠心病循环miR-92a数据的正态变换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分布特点,探讨其正态变换方法。方法比较对数、Box-Cox及Johnson三种正态变换方法对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变换效果。结果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变异性强烈,呈正偏态分布(偏度=10.90)。对数变换无法使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KS值=0.071,P=0.002)。Box-Cox变换虽使数据的正偏度明显减少,但仍未能通过Kol-mogorov-Smirnov正态检验(KS值=0.060,P=0.021)。Johnson变换结果最优,其通过了K-S检验(KS值=0.049,P=0.200)。结论 Johnson变换具有更强的正态变换能力,是变异性强的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正态变换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6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经导管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至急性心肌梗死区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扩增培养巴马香猪MSCs。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模1个月后,冠状动脉前降支经导管植入体外扩增培养的自体MSCs至急性心肌梗死区。结果梯度离心法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体外扩增培养的巴马香猪MSCs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CD71阳性率为95%,CD34的阳性率为0.0%。传代培养四代后,细胞开始衰老。冠脉病变血管球囊导管法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后4周,试验组梗死区可见BrdU阳性的植入的MSCs,对照组梗死区未见BrdU表达阳性细胞;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射血分数55.4%±10.9%vs 41.3%±11.1%(P=0.04);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1.3±0.1)mm vs(0.9±0.1)mm(P=0.03);梗死面积26.8%±3.1%vs 33.2%±3.9%(P=0.035);新生血管(2.85±0.7)个/HPF vs(1.2±0.2)个/HPF。两组均未见横纹结构。试验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经导管法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有希望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105例行PCI的UAP患者(UAP组)和9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对照组),检测其血肌酐、血尿酸、血脂、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踝臂指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UAP组患者的hs-CRP比对照组高(t=22.287,P<0.001),而ABI比对照组低(t=5.461,P<0.001).结论 早期监测ABI和hs-CRP水平有利于UAP的预防和治疗,而ABI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