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二维应变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室内不同步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 方法扩张型心肌病41例,分为两组,重度二尖瓣反流组(A组)26例,非重度二尖瓣反流组(B组)15例。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测量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二维应变(轴向及环向)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值。 结果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二维应变达峰时间差值A组大于B组(P〈0.05);二维应变峰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二维应变达峰时间差值与二尖瓣反流密切相关(P〈0.01)。 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运动不同步影响二尖瓣同步关闭,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原因之一,二维应变超声能够评价这种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32.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不同时期AV、VV间期优化对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AV、VV间期优化在增强CRT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32例接受CRT治疗,并于植入术后7d,3、6个月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进行AV、VV间期优化,观察优化后不同时间起搏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32例入选患者均一次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术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植入术后7d,87%(28/32)、90%(29/32)患者分别需要AV、VV间期优化,植入术后6个月仍有18%(6/32)、16%(5/32)患者分别再次需要AV、VV间期优化。植入术后7d、3个月优化起搏与术后未优化相比,舒张期充盈时间(DFT)延长、Tei指数下降(P〈0.05)。植入术后6个月优化起搏与植入术后即刻相比DFT延长、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11)增加、Tei指数下降、E/Em比值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结论CRT植入术后AV、VV间期优化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可以带来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靶点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有效靶点标测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放电方法。方法67例IVT病人行RFCA治疗。右室IVT(IRVT)和左室IVT(ILVT)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寻找靶点,右室流出道(ROT)IRVT用双大头导管交替标测或放置1根4极或10极电极导管于ROT作为参考电极。采用预设60~70℃渐增功率温控放电进行消融。结果67例IVT消融成功62例,成功率92.5%,其中23例IRVT成功21例,1例靶点位于右室流入道,消融成功,22例位于ROT,20例消融成功;44例IVT成功41例,1例靶点位于左室游离壁,消融成功,43例位于左室室间隔部,40例成功。4例术后出现少量心包积液。结论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是提高IVT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渐增功率温控放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慢径路消融时成功与不成功靶点的心内电图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出成功靶点的心内电图特征。方法 常规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87例,应用解剖和心内电图复合定位逐步自后间隔向中间隔方面进行慢径路消融,每一次放电后重复电生理检查直至慢径路消失或心动过速不能诱发为消融终点。分别记录每次放电前A波的时限、幅度、波峰数及相对落后于His束记录部位A波的间期、A/V比和慢径路电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平均放电次数(3.2±2.5)(中位数为3)。1例发生Ⅱ度Ⅱ型AVB,2个月后安置DDD永久起搏器。成功靶点与不成功靶点心内电图相比,A波时限较长[(67.5±10.3)ms vs(51.5±9.6)ms,P<0.01]波峰数较多[(2.9±0.8)vs(1.6±0.6),P<0.05]。单从A波时限分析,超过60ms对靶点成功消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84%。慢径路电位在成功靶点发生率高(39%vs17%,P<0.01),对靶点成功消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和75%。结论 时限较长、碎裂的A波是消融成功靶点的心内电图特征性表现。慢径路电位在成功靶点发生率高,慢径路电位对靶点部位成功消融敏感性不高,不是靶点定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5.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可发生多种心律失常,包括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室性心动过速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1,2]。笔者成功为1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后房扑、房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组织同步显像在心脏再同步优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行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的心衰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组织同步显像及常规超声检查,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三腔心切面分析组织同步指数及达峰时间差。常规超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充盈时间、主动脉时间速度积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组织同步指数及达峰时间差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二尖瓣反流面积逐渐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充盈时间、主动脉时间速度积分逐渐增加(P〈O.05)。结论:组织同步显像可以快捷地评价机械不同步,为心脏再同步优化治疗提供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植入ICD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植入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14~79岁(53±12.2岁)。结果①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32例(33.33%),二级预防64例(66.67%);②病因分析显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1例(11.46%),肥厚型心肌病8例(8.33%),缺血性心肌病29例(30.21%),扩张型心肌病13例(13.54%),长QT综合征1例(1.04%),Brugada综合征10例(10.42%),多形性室速19例(19.79%),特发性室颤4例(4.17%),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1.04%);③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64例(66.67%),其中合并有房速16例(16.67%);④起搏模式为:单腔ICD54例(56.25%),双腔ICD42例(43.75%);⑤术中测试ICD的起搏参数并诱发心室颤动,采用20J一次电击复律成功;⑥随访结果显示植入ICD后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426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378阵次,成功304次(成功率80.42%);高能量放电90次;有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结论 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ATP是ICD治疗的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优化ICD参数,合理选用辅助治疗,可减少不恰当治疗及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ed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CD)在治疗Brugada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Brugada综合征的11例患者植入ICD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4例(36.36%),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二级预防的患者7例(63.64%)。起搏模式:6例(54.55%)单腔ICD,5例(45.45%)双腔ICD。所有患者术中测试ICD的起搏参数并诱发心室颤动,采用20 J一次电击复律成功。随访(17.0±12.7)个月,无漏访。一级预防组和二级预防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3例;两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阵次比例[80%(4/5)vs.90.3%(28/31),P>0.05]和心室颤动发作阵次比例[20%(1/5)vs.9.6%(3/3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率[75%(3/4)vs.96%(24/25),P>0.05]及除颤治疗成功率[100%(2/2)vs.100%(4/4),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未见植入ICD相关并发症。结论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ICD预防心脏性猝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超声技术,通过计算起搏后左室各节段收缩时间的差异,比较右室心尖(RVA)起搏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起搏时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RVA组30例,RVOT组30例.RVA组患者右室电极植于右室心尖部,RVOT组患者右室电极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所有患者术后程控心室电极100%起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 RVA组起搏后,左室6节段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标准差分别为105.27士19.74 ms、42.71±17.63 ms;RVOT组起搏后6节段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标准差分别为41.65±-12.17 ms、17.63±5.62 ms,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差异(P<0.01).结论 RVOT间隔部起搏后的左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