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12.
目的 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β1受体反义基因对H9C2心肌细胞β1受体mRNA及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寻求最佳转染比率。方法 H9C-2心肌细胞,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刺激24h后转染β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β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β1-AS-ODN),脂质体与β1-AS-ODN的混合摩尔比为2.0、2.5和3.0,分别转染18h、24h和36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心肌细胞β1受体蛋白的时间表达曲线。实验分为4组:NE组、NE加β1受体反向寡核苷酸(β1 inverse oligonucleotides,β1-IN-ODN)组、NE加β1-AS-ODN组、心肌细胞组,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细胞β1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β1-AS-ODN分布在心肌细胞的胞浆及细胞核中,转染24h效率达70%,此后平缓降低;NE组的心肌细胞β1受体蛋白显著升高;与NE组相比,脂质体与β1-AS-ODN的混合摩尔比2.0、2.5,和3.0的心肌细胞β1受体蛋白显著降低(P〈0.05,P〈0.01,P〈0.05);与心肌细胞组比较,NE组和β1-IN-ODN组的心肌细胞β1受体mRNA和受体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NE组相比,NE加AS-ODN组的心肌细胞β1受体mRNA和受体蛋白显著降低(P〈0.01)。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与β1-AS-ODN比率为2.5转染24h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核糖核酸酶H降解靶mRNA,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目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血清IgG水平为指标,研究了四逆汤及其各单味药附子、干姜、甘草对正常大鼠体液免疫的影响并对比附子、干姜、甘草三者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四逆汤全方和单味干姜、附子有显著提高正常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且干姜作用较附子强,而甘草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清IgG。结果提示:四逆汤方药可提高正常大鼠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应。方法 62 例( 男29 例,女3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年龄20 ~70 岁,起搏器均为频率应答式起搏器,起搏电极16 例为单腔双感知( 气动+ 体动) ,42 例单腔单感知( 体动式),4 例为单腔单感知( 气动式) 。术后半年每月随访一次,半年后三个月随访一次,一年后3 ~6 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HOLTER。结果 62 例随访平均6 年,无发生起搏综合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多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动态心电图检查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对比,当活动量或通气量增加时,起搏频率随之增加,其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心动过缓合并房颤患者,建议采用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已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月KVOT组的射血分数优于RVA组(P<0.05).结论 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损害左室功能.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保持良好心脏收缩同步性,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Carto系统指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治疗希氏束附近间隔部心动过速 (septaltachycardia ,ST)的价值。方法  2 1例ST患者 ,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2例、间隔部房室旁道(SAP) 4例、房间隔下部房性心动过速 (AT) 5例 ,应用该系统 ,建立三维电解剖图 ,标识希氏束及放电部位 ,并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 ,消融时实时观察导管位置、方向。结果  2 1例均消融成功 ;试放电部位、有效靶点与希氏束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8 9± 3 5 )mm、(8 7± 3 3)mm ;AVNRT12例有效放电过程中均出现间歇性结性心律 ,1例AT心动过速终止后偶见结性逸搏 ;无房室传导阻滞 (AVB)并发症 ;随访 3~ 16个月 ,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 应用Carto系统指导RFA治疗ST ,可清楚显示靶点与希氏束之间的距离 ,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及方向 ;通过标识有效放电部位 ,避免出现无效放电 ,降低发生AVB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右心耳起搏后P波变异和临床预测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病窦综合征患者76例,Ⅰ组植入房室顺序起搏器(fully automatic dual chamber pacing, DDD),再分为Ⅰa组(术后无心房颤动)和Ⅰb组(术后有心房颤动);Ⅱ组植入双心房(biatrial synchronous triggered pacing,DDTA)或双心室三腔起搏器(cardiac resychronization therapy pacing,CRT)。自身心率时P波间期和起搏心率时P波间期从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心房颤动发生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随访时间(17±14)个月。结果右心耳起搏后Ⅰb组起搏P波宽度比自身P波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心耳起搏后,P波宽度等于或超出130 ms患者的心房颤动事件发生率高于P波宽度小于130 ms患者,Ⅱ组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4%,较Ⅰ组(47%)减少;在心室起搏心率大于或等于50%时,Ⅰ组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39%)明显高于Ⅱ组(20%)。结论DDD起搏后P波宽度延长可导致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增加,自身P波宽度等于或超出130 ms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高。DDTA或CRT同步起搏时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比DDD起搏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先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三维电磁导管(即Carto)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价值。方法:5例切口性房速患者,应用Carto系统标则右心房,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标识瘢痕区,观察电热图,传导图,于折返所经过的关键峡部位线性消融,结果:4例房速呈持续性,1例(三房心)术中不能诱发,电势图示低电压区主要分布于右房游离壁,在右房中侧壁下侧壁分别标测到瘢痕区1(S1)和瘢痕区2(S2)。4例持续性房速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折返环位于低电压区,中心解剖障碍区均为中侧壁瘢痕区1,3例折返经过S1-S2,1例经过S1-三尖瓣环之间的关键峡部,于上述关键峡部消融,均获成功,三房心患者(未诱导心动过速)于S1-S及三尖瓣环-下腔静脉之间行线性消融,无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其中1例(三房心)于术后1个月出现不典型心房扑动,结论: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速的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应用Carto系统标测可清楚地显示折返途径,消融折返所经过的关键峡部可望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某些肺癌、皮肤病、肾脏病以及器官移植等常需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由于激素对免疫机能有多环节的抑制作用,使机体对致病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这是激素治疗的一大弊端,目前尚未获得满意解决。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四逆  相似文献   
20.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置入起搏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已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但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SF-36量表和超声心动图方法来评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2005-06/2007-09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对象:缓慢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62±18)岁.方法: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置入DDD(R)起搏器,心室电极采用主动固定电极置入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于置入前和置入后12个月用SF-36量表及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度.主要观察指标:①起搏器置入及起搏参数变化.②生活质量评分变化.③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全部患者未出现置入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无电极移位、阈值增高;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12个月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力、心理健康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高于置入前(P均< 0.01),而情感角色的变化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125);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充盈时间高于置入前(P均< 0.01),Tei指数明显低于置入前(P < 0.01).结论: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未出现置入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