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目的 总结和分析我国传播控制(传控)地区病情和螺情逐年变化过程,探索达到传控标准前后钉螺指标变化对病情影响的规律,为今后我国修订血吸虫病传控标准中钉螺等相关指标,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全国8个省21个已达传控或传播阻断(传阻)阶段的湖沼型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索近十年广西新发现的残存钉螺的分布特点及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查到残存钉螺年份长短将广西原血吸虫病钉螺孳生地分成三类,针对不同螺区分类,对原螺区及毗邻地区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案。结合血清学方法及粪便检查方法,抽样检查当地居地、原血吸虫病人及流动人口的监测检查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考核。结果近十年来,广西发现5处残存螺点,分别位于玉林、靖西、宜州、横县等地,其中隶属南宁市辖区的横县发现残存钉螺2处。广西未发现本地血吸虫病人,流动人口监测过程中发现输入性病例23例,病人分别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4省,除2例为女性外,其余均为男性。职业则以干部、商人、民工(农民)、学生及武警新兵为主。结论广西虽然保持阻断传播标准的成果,但由于不断新发现残存钉螺及输入性血吸虫病例,广西仍然面临血吸虫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通过对壮族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探讨可能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有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突变基因。方法 取26例壮族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提取DNA后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筛选排在前60(TOP 60)的突变基因。在DAVID在线功能通路富集数据库和人类基因变异与临床信息整合数据库中查找TOP 60突变基因中与人类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结果 共突变结果显示,2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23.1%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突变;其中检索到LRP1基因的chr12:57556206位点为致病位点,发现 chr12:57603908、chr12:57548363、chr12:57567636、chr12:57554683、chr12:57549979位点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且各位点均与 chr12:57556206位点相互独立(r 2<0.7)。结论 LRP1基因突变可能与壮族人群前列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4.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洁  王邦茂  张庆瑜  林睿  朴美玉  常毅湘 《临床荟萃》2010,25(14):1205-1209,F0003
目的 了解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间,应用OMOM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生产)对67例慢性腹痛患者(腹痛组)和46例无任何症状的查体者(查体组)进行检查,其中腹痛组患者均过经多次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可以解释慢性腹痛的病变.结果 慢性腹痛组患者中小肠黏膜病变的诊断阳性率为68.7%(46/67),明显高于健康查体人群的21.7%(10/46);腹痛组46例小肠黏膜病变中以小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为最多,占21例,其次为小肠单发或者多发的息肉12例;回肠和空肠单发或多发的小溃疡11例,结合临床病史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小肠肿瘤6例;小肠未发现任何异常的占25.7%(17/67),小肠淋巴组织增生11例.腹痛组患者OMOM胶囊在小肠的通过时间(243.9±61.9)min明显长于查体组(215.3±52.9)min(P<0.05);胶囊探头的胃通过时间(42.6±18.9)min和排出体外的时间(83.9±27.4)h,分别比查体组(40.6±13.4)min和(74.3±19.1)h要长,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黏膜病变的诊断阳性率高,而且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患者.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传阻)前后的疫情变化规律,为今后修订传阻标准以及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9个省17个血吸虫病传阻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截止2008年或2009年)疫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分析、比较达标前后不同流行类型和地区的各疫情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达传阻后,各类型疫区人群感染率均降至最低水平,少部分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分别在传阻后4年和9年有小幅上升,但均〈1%。湖沼型和水网型疫区活螺密度较高、变化较大,山丘型则较低并在传阻前后4年间降至最低;湖沼型疫区感染性钉螺时有发现,水网型和山丘型疫区则分别在达传阻后6年和10年发现有感染性钉螺复现。17个调查县从传控至传阻所历时间平均为17年。疫情非回升县达传阻前无感染性钉螺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1±1.10)年,其中湖沼型疫区为(3.80±1.43)年。结论达传阻后人群感染水平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疫情回升主要表现在螺情回升。感染性钉螺可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包括传染源控制等防治工作成效以及流行与传播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标,持续而有效地控制感染性钉螺,是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阻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条件下,可将连续5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作为传阻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活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EPs)不孕症患者(496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行TCRP术后进一步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根据最后的活产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无活产组(n=250)和活产组(n=246),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元回归模型确定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496例患者中246例获得活产,总活产率为49.6%。活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无活产组(P0.05)。IVF/ICSI治疗期间,无活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薄于活产组(P0.05)。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术后恢复时间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可能为影响TCRP术后活产率的独立因素(P0.05),且宫腔恢复时间与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其他相关参数包括息肉的位置和数量、宫腔恢复至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则与活产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年龄、BMI、术后恢复时间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可能是影响TCRP术后活产率的独立因素,因此,对于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上应关注患者个体情况包括年龄、BMI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促进术后宫腔恢复,有利于提高下一步IVF/ICSI活产。  相似文献   
87.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1],它主要是由于生吃或吃未煮熟的鱼或虾所引起的.武鸣县是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为观察血清学方法检查华支睾吸虫病的现场应用效果,笔者于2005年10月选择该县二唐村的人群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药学实验教学中使用量化评估教学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从实验目标的环节上对药学专业实验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着重从目标教学、实验量化教学,抓住重点环节,进行质量考核;跟踪实验结果,开展第二课堂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使实验教学从“无序”到“有序”,从“印象”到“量化”,通过质量评估和量化考核综合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舒适护理,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 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确认广西SARS流行敏感区,探讨其预防控制技术策略。方法 收集与SARS流行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统一设计的SARS调查表进行调查,对早期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各市、县上报数据资料;采用ELISA法和RT-PCR方法检测野生动物血清及其他标本;启动广西“三网”疫情监测系统,采取“围、堵、追”技术措施进行预防控制。结果广西3年来报告SARS病例共22例,均发生于2003年,患者主要是在广东务工返乡民工,以青壮年为主,患者有明显的流行区生活史。80%以上患者发生在2003年1~4月两个高峰期。在部分鸟纲和爬行纲的野生动物的血清中查出阳性血清标本,果子狸未检测出阳性。2004年和2005年广西没有出现SARS新疫情。结论 广西是SARS流行敏感区,所采用的预防控制技术策略体现了以社会性、群体性及个体健康相结合的现代预防控制模式,该模式在SARS流行敏感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