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贝那普利对小儿IgA肾病尿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全球肾脏病学界研究的重点。IgA肾病(IgAN)则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小儿预后相对较好,但仍有一部分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蛋白尿是本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因此减少蛋白尿是延缓肾脏疾病肾功能下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儿童紫癜性肾病综合征(HSP肾病)的肾脏病理和远期预后。方法:对15例HSP肾病患儿行肾穿刺活检并进行随访。结果:15例肾脏病理光镜I级1例,Ⅱ级9例,Ⅲ级5例;免疫荧光IgA单纯沉积型8例,多种免疫球蛋白复合沉积型7例。所有病例仅予对症治疗,随访8-53个月。10例痊愈,5例遗留镜下血尿,其中3例尚有少量蛋白尿,无一例发生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结论:大多数儿童紫癜性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较成人患轻,预后相对良好,但还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3.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差异。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HSPN)的成人患者(≥18岁)36例,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病人,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病埋改变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所有患者均有血尿。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为单纯性血尿2例.血尿+蛋白尿23例,肾病综合征11例;儿童患者单纯性血尿6例,血尿+蛋白尿22例,肾病综合征1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紫癜性肾炎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9例;而所有儿童患者均无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2)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28例、Ⅴ级2例、Ⅵ级1例,而儿童患者Ⅱ级31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27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随访结果A组10例、B组14例、C组3例,3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随访结果A组15例、B组13例、C组2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最多见,与儿童患者相比,成人临床表现偏重,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多见。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而儿童病理分级以Ⅱ级多见,提示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较儿童严重。在本研究观察期内,我们发现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均较好,二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4.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左卡尼汀治疗组(n=24),组内再分为假手术组及再灌注1、6、12h组。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的BUN、Scr再灌注6h后开始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再灌注12h的BUN和再灌注6、12h的Scr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5和P〈0.01),但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再灌注12h后SOD活力显著高于(P〈0.01),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且病理损伤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SOD活性,降低肾脏过氧化程度从而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5.
病历摘要 患儿卢小微、女、7岁。因发热,面色苍白3月余、皮肤出现紫癜十余天,于1985年10月19日入院。自1985年7月初开始有不规则发热,体温38℃左右,有时可高达39~40℃,用退热剂治疗无效。常有腹痛、但无呕吐、抽搐现象,病程中面色渐苍白,曾发生鼻衄一次,持续约半天,经输血后方止。曾多次就医,拟诊“肝炎”、“贫血”、“败血症”等,用过多  相似文献   
56.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5例HBV—GN的临床表现及肾活检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特点。结果 35例HBV-GN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NS)为主(32/35,91.4%);肾小球肾炎3/35(8.6%)。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MN)最多见(33/35,94.3%);其次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2/35,5.7%)。免疫荧光检查呈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电镜观察HBV—MN易见电子致密物系膜沉积,2例肾小球基底膜内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论 儿童HBV—GN临床常表现主要为NS,病理特征以Ⅲ为主,诊断不必强调HBsAg、HBcAg在肾组织上沉积,肾组织病理特点提示HBV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肾损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HBV-GN患儿22例及HBV携带患儿18例血清IFN-γI、L-2及IL-4水平,并比较两组患儿在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上的差异。结果HBV-GN患儿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HBV携带组(P<0.01),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则显著高于HBV携带组(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导致HBV-GN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和评价吗替麦考酚酯(MMF)对儿童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FR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FRNS患儿共35例,予足量泼尼松治疗,诱导缓解后激素逐渐减量,同时开始口服MMF,剂量为20~40 mg/(kg·d),治疗6个月若无效则停药,有效则减量维持.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MF治疗后随访6个月,33例复发率从治疗前的3.34(2.49,5.50)次/6个月,降为0.00(0.00,1.00)次/6个月(P< 0.001).治疗后随访7~12个月,30例复发率从治疗前3.14 (2.40,5.00)次/6个月降为0.00(0.00,1.00)次/6个月(P<0.001).治疗后随访13 ~18个月,23例复发率从治疗前3.34(2.57,6.00)次/6个月降为1.00 (0.00,1.20)次/6个月(P< 0.001).治疗后随访18个月以上,17例复发率从治疗前3.34 (2.49,6.00)次/6个月降为0.60 (0.00,1.05)次/6个月(P=-0.007).同时泼尼松得以逐渐减量(P<0.001).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腹痛,1例并发急性阑尾炎,2例感冒次数增加,1例并发尿路感染,1例出现肌肉震颤,未发现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MMF是治疗儿童FRNS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59.
遗尿症与非遗尿症儿童的晨尿渗透浓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夜遗尿症(PNE)儿童晨尿渗透浓度与非遗尿儿童有否差异,是否可以反映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水平。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01—2006-08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肾脏专科门诊就诊的患儿。用FM-8P冰点渗透浓度计前瞻性测定18例PNE患儿(病例组)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遗尿儿童(对照组)清晨(6:00~7:00)起床第1次尿和白天(14:00~15:00)随机尿的渗透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凌晨1:00和下午15:00的血清抗利尿激素(ADH)水平。结果病例组晨尿渗透浓度[(682.06±222.68)mmol/L]比白天尿渗透浓度[(712.06±336.25)mmol/L]没有升高(P=1.000)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晨尿渗透浓度[(911.40±235.98)mmol/L,P=0.023]及晨尿渗透浓度正常值低限(800mmol/L)(t=2.247,P=0.038);白天尿渗透浓度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12.06±336.25)mmol/L和(759.91±281.53)mmol/L,差异无显著性(P=1.000);血清ADH夜间(1:00)病例组为(1.58±0.35)pg/mL比白天[(15:00,2.48±1.72)pg/mL]无升高(P=0.834)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夜间血ADH水平[(4.18±0.86)pg/mL,P=0.000],而对照组夜间ADH明显高于白天(15:00)[(2.10±1.35)pg/mL,P=0.002]。结论PNE患儿晨尿渗透浓度比白天没有升高且明显低于非遗尿儿童,与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减少相一致。提示晨尿渗透浓度可以间接反映PNE患儿夜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情况。  相似文献   
6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儿童时期发病率较低,约占15%-25%,但较成人严重,且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且其肾脏受累较成人多见,整个病程中约90%以上发生狼疮性肾炎(LN)。蛋白尿不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