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提高对脑膜血管瘤病(meningioangiomatosis,MA)的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复习4例M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纽化特征和相关文献。结果4例均为12岁以前发病,以难治性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影像学均有胶质增生、钙化、轻度占位效应及瘤组织周围轻度水肿。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以脑膜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增生并围绕脑膜和皮层内的小血管周围,伴有钙化或砂粒体形成,病灶内残留变性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阳性,EMA灶性阳性,GFAP、NF、Syn均阴性。结论MA是以软脑膜钙化及脑膜血管增生为特征的良性大脑皮层病变。影像学表现为瘤周水肿和胶质增生。免疫组化对诊断MA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2.
年轻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年轻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学方法对63例年轻结直肠癌和对应的16例腺瘤组织中β-连接素(β-catenin)、hMSH2、hMLH1和P53蛋白表达和DNA倍性进行检测,结合肿瘤的Dukes分期,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在63例年轻CRC中,肿瘤组织的DNA倍性与患者的Dukes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非整倍体DNA含量的肿瘤,80.8%发生在DukesC或D期的CRC。P53蛋白的过度表达(76.0%)也倾向于浸润晚期的肿瘤;而hMSH2或hMLH1蛋白丢失的肿瘤70.0%是浸润早期的CRC。在16例配对的年轻结直肠腺癌和腺瘤组织中,β-catenin和DNA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例β-catenin核浆聚集的CRC中,其对应的腺瘤有5例同时出现β-catenin的核浆聚集;丢失了hMSH2或hMLH1蛋白的3例CRC,其对应的3例腺瘤均丢失相应MMR蛋白。结论β-catenin和MMR蛋白hMSH2,hMLH1可以作为年轻CRC早期诊断中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而肿瘤的DNA倍性和P53蛋白表达是患者临床分期中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儿左上颌骨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的CK、S-100、Syn、NF、GFAP、HMB45、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含两种主要成份:立方形上皮样细胞和神经母细胞。上皮样细胞呈腺管、腺泡样或条索状、片状,胞浆内含(中枢神经)黑色素颗粒。神经母细胞呈巢状,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神经微丝。免疫组化显示:神经母细胞Syn(+),S-1130(+),GFAP(+),NF(+),上皮样细胞CK(+),Ki67(+)阳性细胞约占5%~10%,HMB45(-)。结论: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是非常罕见的肿瘤,是属于PNET类肿瘤的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的表现,属于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临床观察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对尖锐湿疣激光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组用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单独用CO2激光治疗.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并比较两者的HPV-DNA阳性率及临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HPV-DNA阳性率为19.35%,复发率为16.13%,对照组则分别为56.67%和53.33%,两组阳性率和复发率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可显著降低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率及HPV-DNA检出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棱分裂指数(MI)在胃肠平滑肌肿瘤(GISMT)良恶性鉴别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59例GISMT的临床病理资料。取病理科存挡的石蜡包埋组织块,重新切片和染色。对每一肿瘤,随机地无重复地选择50个高倍镜视野,观察其棱分裂像。分析MI与肿瘤性质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棱分裂指数分别为0.31±0.15/10HPF和5.77±2.30/10HPF(P<0.001)。在平滑肌肉瘤中.肝转移和复发的MI值明显高于未发生肝转移和复发(7.85±2.65/10HPF vs 3.44±1.62/10HPF.P<0.001)。结论 MI是区分良恶性GISMT的重要指标,MI高的GISMT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6.
患者女,59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肝区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经CT检查诊断为“肝癌”,B超检查右肝叶占位性病变,拟“右叶肝癌”于1995年9月12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区有压痛,未叩出移动性浊者,肝区有叩痛,肝浊音界...  相似文献   
77.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癌胚抗原(CEA)、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_(8,18))、甲胎蛋白(AFP)和a_l抗胰蛋白酶(AAT)在75例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其中,CEA57/75例阳性(76%);CK_(a,18)54/75例阳性(72%);AFP51/75例阳性(68%);AAT58/75例阳性(77.3%)。AFP和AAT在中等分化(Ⅱ级HCC中阳性率最高;CK_(8,18)在低分化(Ⅲ级)HCC中的表达比其他3种相对较高。CEA抗血清能显示HCC的毛细胆管分化,它是HCC的特征性标记,在病理鉴别诊断上有很大意义。CK_(,18)、AFP和AAT可见于非肝细胞来源的肿瘤,病理上的应用价值有限。AAT在HCC和癌周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7.3%和66.7%,远比AFP68%和26.7%高,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因此,血清AAT的检测对HCC的诊断和预后估计可能比AFP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8.
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和免疫学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近年来我室有蜡块保存的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按国际工作分类进行分型,均为弥漫型非何杰金淋巴瘤。包括大细胞性4例,混合细胞性2例,小细胞性2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3.9岁。用单克隆抗体LCA、L_(26)、UCHL_1和Mac_(387)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5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4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无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本文结果支持以前认为骨网织细胞肉瘤或骨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均为淋巴细胞起源的观点。作者体会对骨的淋巴瘤免疫学分型的诊断,应根据多种抗体染色结果结合HE染色形态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9.
Graves病并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范华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学院病理教研室林汉良肾上腺髓质增生(AMH)国外报告有单纯性及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并存两类[1]。国内报告均为单纯性[1,2]。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80.
核酸原位杂交程序中探针和靶基因的加热变性和杂交为整个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切片上滴加DNA探针溶液后用盖玻片复盖组织,并加胶泥或其他封固剂封闭玻片四周,变性杂交后需拆除盖玻片,这一操作过程易损坏组织切片或出现于片、脱片。作针对上述情况,对传统的核酸原位杂交方法中的部分程序加强改良,采用不加盖玻片直接在蒸汽中变性方法,经多次实验证明此方法稳定、可靠、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