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1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老年人肾虚证与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案,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773例中老年人进行肾虚证实质研究。结果发现,肾气虚证者与T细胞亚群失调及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其中CD4、CD4/CD8、CD4/CD8绝对值随着肾气虚证积分的升高而降低,SBP、DBP、平均动脉压则相反,肾阴虚证与T细胞亚群紊乱有一定关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SBP、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随肾阴虚证积分的增加而升高;肾阳虚证与性激素内环境紊乱、T细胞亚群失调、高血压都有较密切关系,表现为多种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12.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分型的X线研究(附306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规律,我们从X线角度通过对肺纹醒、肺气肿及心血管影象等项指标,作系统观察和分析,以探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及阴阳双虚四型的X线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文306例均系按全国统一标准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排除其它明显夹杂症后收容住院的患者。年龄在36~76岁之间,其中49岁以下占44.6%,50岁以上占56.4%,男女比例为  相似文献   
113.
随着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许多传染病已被控制和近乎消灭。内科系统性的疾病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造血器官的疾病即所谓血液病也是如此。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血液病的研究,对血液病发病数的统计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探讨肺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生化学指标改变,我们设立了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SDβH)、单胺氧化酶(SMAO)和血清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四项生化学指标进行同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5.
40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 ,体会较深的有以下4点。1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医学和西医学 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是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正确对待这两种医学 ,是中西医结合的前提。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 ,我对中西医的各自长处有如下的体会 :在病因学方面 ,西医对外因的分析较为仔细 ,中医对内因的认识较为深刻 ;在病理学方面 ,西医对局部病变有较细致的研究 ,中医对整体的变化有较全面的认识 ;在诊断学方面 ,西医偏重于病理解剖学和病原学的诊断 ,中医偏重于病机和病理…  相似文献   
116.
论辨病理用药是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水生  叶苓  林渊  刘蔚雯  林求诚 《中医杂志》2004,45(11):813-814
在分析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辨病理用药"的概念及新的方剂配伍原则.新的原则既能体现君臣佐使的思想,又符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对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7.
目的:验证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的可重复性.方法:对23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了双盲前瞻性检验,将前瞻检验结果与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有比较好的可重复性,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处于相似水平(P〉0.05).结论:该函数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中西医结合人体生理学年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根据中西医结合理论,探讨衰老程度评估的客观方法。方法:对387例45~69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分不同等级进行综合测试,测试指标包括中医衰老指征24项,西医神经生理学5项及实验室生化指标10项。然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计算,推导中西医结合生理学年龄方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生理学年龄(Y),与相对历法年龄(y)相减(Y-y),求Y-y的平均数及标准差。结果 Y- y的平均数为 0,标准差为 2.29岁,概括 95%界限为正常值范围。衰老的评估对正常与异常的界限通常只考虑过高的一侧,即历法年龄+3.77岁(生理学年龄大于历法年龄3.77岁者,视为过度衰老)。中医衰老积分与其它多项指标的回归分析证明,血清过氧化脂质、血清铜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和中医衰老积分密切相关。结论:建立中西医结合方程能较客观地反应人的生理学年龄,中医衰老积分的测定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中药中风Ⅱ号口服液(简称中风Ⅱ号)干预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和机制.方法:临床方面:对1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用中风Ⅱ号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动物实验:采用单侧结扎沙土鼠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脑梗塞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中风Ⅱ号组.结果:临床研究证实,中风Ⅱ号能改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动物实验表明:(1)中风Ⅱ号在6h内明显抑制谷氨酸释放;(2)中风Ⅱ号可有效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自由基.结论:中风Ⅱ号能改善脑组织功能,治疗脑梗塞,值得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0.
真菌降脂素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40例患者随机分为真菌降脂素治疗组与山楂精降脂片对照组各70例,另设真菌降脂素扩大治疗组9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HDL-C含量两组皆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品的调脂儿优于对照药物。治疗组高TC血症38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84%;高TG血症56例,显效23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