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目的:筛选壳聚糖对解酒保肝口服液剂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以总皂苷含量、总多糖含量、浸膏率和口服液剂放置30天后的澄明度为指标,运用正交实验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药液浓度为0.9g/mL,壳聚糖加入量为每毫升药液加入1毫克壳聚糖,体系PH为3。结论:壳聚糖对解酒保肝复方水提液具有较好的纯化作用,且能较好的保留复方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2.
鼻炎胶囊是由黄连、大黄、黄芩等八味中药组成 ,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鼻炎。为有效控制鼻炎胶囊的质量 ,对其中的黄连、大黄、栀子、浙贝母进行薄层定性鉴别 ,采用HPLC对主药黄芩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满意。1 仪器与试药仪器 :Beckman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 :Kro m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测定华蟾酥毒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不同浓度华蟾酥毒基与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华蟾酥毒基在透析内液中的线性范围为3.7~59.2μg/m L,透析外液中为0.01~1.12μg/m L。3种不同浓度的华蟾酥毒基在透析内液和透析外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81.26%、85.57%、87.99%和80.26%、87.49%、89.90%。华蟾酥毒基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56±0.539)%。结论:浓度因素对华蟾酥毒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华蟾酥毒基在大鼠胃、肠以及各肠段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吸收机制。为华蟾酥毒基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大鼠在体灌流技术,取低、中、高不同质量浓度(11,22,33 mg·L-1)华蟾酥毒基在大鼠胃、小肠中灌流3 h,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蟾酥毒基的浓度,研究华蟾酥毒基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华蟾酥毒基低、中、高质量浓度在胃、小肠中灌流3 h均能较好的吸收,累积吸收量均为75%左右,且与药物的浓度无关,在小肠中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一级动力学特征,3种浓度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548,0.547,0.590 h-1;华蟾酥毒基在各肠段均能吸收,均呈一级动力学模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依次为0.024 6,0.015 2,0.016 4,0.013 5 cm-1·h-1。结论:华蟾酥毒基在大鼠胃、全肠道均能吸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确定乳康巴布膏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芍药苷、延胡索乙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总量为指标,优选提取条件。结果:延胡索、赤芍粉碎成最粗粉,与吴茱萸等其他药材用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确定的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57.
骨平巴布膏是由延胡索、白芷、威灵仙等中药制成的外用贴膏剂。该方系经验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症状疗效显著。原制剂为按传统工艺制成的黑膏药,因黑膏药中含有大量的铅,以及传统的油炸药材提取工艺提取效率差,不能保证制剂的疗效,将其改成巴布膏剂型。为此,以延胡索中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芷的有效成分欧前胡素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其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氮酮对痹舒巴布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以提高痹舒巴布剂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以痹舒巴布剂中芍药苷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用HPLC法定量检测透过的芍药苷的量。模拟出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结果:氮酮含量为3%时,芍药苷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最大,氮酮含量大于3%时,吸收量与时间呈直线关系;不加氮酮和氮酮量为1%时,吸收量与时间呈半对数曲线关系。结论:氮酮可提高痹舒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量。  相似文献   
59.
β-环状糊精包封中药挥发油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实验比较了β-环状糊精包封中药材中挥发油三种包封方法的包封率。结果表明:气-液法的包封率与饱和水溶液法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液-液法的包封率显著大于饱和水溶液包封法P<0.01。  相似文献   
60.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高艳景,林桂涛,孙萍(西医内科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中医药,肝纤维化,综述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因为肝纤维化是病毒性肝炎及某些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中间站。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转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