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叶胆酮类化合物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离鉴定青叶胆 Swertia mileensis全草的酮类成分。方法  95 %乙醇浸提 ,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UV,IR,MS,1 H和 1 3CNMR波谱方法确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得 12个酮成分 ,分别为 1-羟基 - 2 ,3,4 ,5 -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4 ,5 - tetra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7-三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7-trim 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5 ,7-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5 ,7- tetram ethoxyxanthone, ) ;1,5 -二羟基 - 2 ,3-二甲氧基酮 (1,5 - dihydroxy- 2 ,3- dimethoxyxanthone, ) ;1,5 -二羟基 - 2 ,3,7-三甲氧基酮 (1,5 - dihy-droxy- 2 ,3,7- tri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5 -三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5 - trimethoxyxanthone, ) ;1,5 -二羟基 - 2 ,3,4 ,7-四甲氧基酮 (1,5 - dihydroxy- 2 ,3,4 ,7- tetramethoxyxanthone, ) ;1,8-二羟基 - 2 ,3,6 -三甲氧基酮 (1,8- dihydroxy- 2 ,3,6 - tri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4 ,7-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4 ,7- te-tramethoxyxanthone, ) ;1,2 ,3,5 -四甲氧基酮 (1,2 ,3,5 - tetro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4 ,6 -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l- 2 ,3,4 ,6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药物研究的进展和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中国海洋生物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刚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百部科黄精叶钩吻属植物金刚大(Croomia japonica Miq)的根部分得五个成分,分别为粉蕊黄杨胺A(pachysamine A,Ⅰ)、金刚大啶(croomionidine,Ⅱ)、金刚大碱(croomme,Ⅲ)、脱氢金刚大碱(didehydrocroomine,Ⅳ)和β-谷甾醇。应用波谱(IP,MS,1HNMR和13CNMR等)分析、理化数据测定和化学转化,确定丁它们的结构,其中金刚大啶为新甾体生物碱。  相似文献   
14.
对叶百部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离鉴定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根部的生物碱成分。方法:用80~90%的乙醇提取,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IR,MS,1H和13CNMR波谱方法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4种生物碱成分,分别为对叶百部烯酮(tuberostemoenone)(I),对叶百部酮(tuberostemonone)(II),脱氢对叶百部碱(didehydrotuberostemonine)(III)和氧化对叶百部碱(oxotuberostemonine)(IV)。结论: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糙苏的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糙苏Phlomis umbrosa全草的脂溶性部位共分得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1-Ο-b-葡萄 糖-2-O-顺-二十碳烯-9-酸-甘油酯(I),甘油酸甘油三酯(Ⅱ),齐墩果酸(Ⅲ),马斯里酸(Ⅳ),熊果 酸(V),2a-羟基-熊果酸(Ⅵ),3a-羟基-熊果酸(Ⅶ),β-谷甾醇葡萄糖苷(Ⅷ),2,6-二聚果糖(Ⅹ),D- 果糖(Ⅹ),D-吡喃葡萄糖(ⅩⅠ),豆甾醇(ⅩⅡ),β-谷甾醇(ⅩⅢ),油酸(ⅩⅣ),亚油酸(ⅩⅤ),月桂酸 (Ⅵ)。其中化合物 Ⅰ、Ⅱ、Ⅲ、Ⅳ、Ⅵ、Ⅶ、Ⅸ、Ⅹ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Ⅰ为一新的天然产 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化学转化等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16.
苦楝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果中分得苦楝新醇(Ⅰ),苦楝醇(Ⅱ)、苦楝酮(Ⅲ)、苦楝二醇(Ⅳ)、香草醛(Ⅴ)和香草酸(Ⅵ)。根据波谱(I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苦楝新醇(Ⅰ)为新化合物,对菜青小虫有一定的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果中分得苦楝新醇(Ⅰ),苦楝醇(Ⅱ)、苦楝酮(Ⅲ)、苦楝二醇(Ⅳ)、香草醛(Ⅴ)和香草酸(Ⅵ)。根据波谱(I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苦楝新醇(Ⅰ)为新化合物,对菜青小虫有一定的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18.
近40年来,由于引进许多非降解的光谱方法,使得许多原来已鉴定的生物碱结构得到矫正。分类是鉴定和结构解析的第一步。根据所用的分离方法,可知被分离化合物的酸、碱或中性性质;植物的化学分类学对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类型都十分重要,从而可大大缩小可能结  相似文献   
19.
宁夏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宁夏贝母(Frdillapia taipaiensis P. Y. Li var. ningxiaensis Y. K. Yang et. J. K. Wu)的鳞茎中分得六个异甾体生物碱成分,鉴定为宁贝素(taipaienine,Ⅰ)、川贝酮(chuanbeinone,Ⅱ)、西贝素(imperialine,Ⅲ)、贝母乙素(verticinone,Ⅳ)、贝母辛(peimissine,Ⅴ)和异贝母甲素(isoverticine,Ⅵ).其中T为一新C-去甲-D-高甾生物碱。应用波谱分析(IR,MS,1HNMR和13CNMR)等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间锦鸡儿新三萜甙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间锦鸡儿(CaraganaintermediaK.)根部分离得到11种化合物成分,分别为3棕榈酰β谷甾醇(3palmitoylβsitosterol);晁模酸(chaulmogricacid);晁模酸乙酯(ethylchaulmoograte);羽扇醇(lupeol);胡罗卜甾醇(daucosterol);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α棕榈油酰甘油(αpalmitoleoylglycerol);α棕榈酰甘油酯(αpalmitoylsnglyc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锦鸡儿甙1(caraganosideA)和锦鸡儿甙2(caraganosideB)。其中锦鸡儿甙1和锦鸡儿甙2为新天然产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IR,UV,MS,2DNMR等)和化学降解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