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紫杉醇诱发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帕瑞昔布钠的干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组),紫杉醇化疗组(Pac组),帕瑞昔布钠干预组(Pac + Pare组),帕瑞昔布钠组(Pare组)?观察肺泡换气功能?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及肺组织病理的改变,检测肺组织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含量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及Claudin-4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Pac组大鼠肺组织COX-2表达显著升高(P < 0.01),肺组织炎性改变明显;ZO-1及Claudin-4蛋白表达减少(P < 0.01);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P < 0.01),肺换气功能减低?Pac + Pare组?Pare组与Con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紫杉醇可损伤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其机制可能是紫杉醇引起肺组织COX-2过表达,继而激活炎症级联反应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上的屏障结构—紧密连接;而COX-2特异性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干预可阻断此损伤? 相似文献
42.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异氟醚麻醉对大鼠海马乙酰胆碱(ACh)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并比较在暗期及明期麻醉对该节律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活体微透析技术,每20min从大鼠海马处连续收集透析液3d,并自动注射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以测定ACh浓度。大鼠共分3组(每组6只):对照组;明期给药组(从11:00至15:00h予1.4%异氟醚麻醉);暗期给药组(从23:00至03:00h予1.4%异氟醚)。所有大鼠放置于明暗周期下喂养(明期07:00-19:00h)。【结果】对照组海马ACh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暗期ACh平均值较明期明显增高(173.4%, 185.3% vs.107.4%, 104.0%,P<0.01);明期给药组,麻醉使第一个明期ACh均值减少(94.0%vs.107.4%,P<0.05 ); 麻醉后ACh在暗期及明期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183.2%vs.185.3%, 101.4%vs.104.0%,P>0.05)。暗期给药组,麻醉使第一个暗期ACh均值明显减少(136.0%vs.173.4%,P<0.01); 而且麻醉后明期的ACh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25.4%vs.107.4%, P<0.01),麻醉后暗期ACh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154.2%vs.185.3%, P<0.01)。【结论】在暗期给予异氟醚麻醉较在明期麻醉对海马ACh的昼夜节律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3.
现代麻醉机由过去简单的气动系统,发展到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麻醉工作站,要求麻醉医师和技术人员对麻醉机可能发生的功能失常应有充分认识,而使用前检查其有无故障对于预防麻醉意外尤为重要。主要介绍长期实际工作中,使用麻醉机(DATEX-OHMEDA麻醉机、PENLON麻醉机)所遇到的几个问题,例如呼吸回路漏气、单向活瓣关闭不全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4.
两种麻醉方式对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Ⅰ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Ⅱ组),各20例。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后气管插管,术中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调节输注速率维持T1≤5%。记录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3h时用药量,恢复指数、停药至TOF比值为0.9的时间。结果与初始输注速率比较,两组持续给药30~180min期间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下降(P<0.05),且Ⅰ组输注速率显著低于Ⅱ组,总体平均输注速率较Ⅱ组减少28%。但120min后两组输注速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恢复指数、停药到TOF比值为0.9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维持恒定肌松水平,七氟烷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能呈时间依赖性增强其肌松作用,输注120min时达最大程度,且前者的增强效应大于后者,但对肌松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插管(FOI)培训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100例,专家指导每名新手插管20例,麻醉诱导后纤维支气管镜(FOB)通过牙垫插入气管,气管导管沿着FOB插入,记录插管时间,患者心率(HR),血压(BP),SpO2及并发症.结果:与前10次插管相比,新手后10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SpO2保持平稳,HR及BP增加,新手组与指导者组无明显差别,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口FOI培训有助于麻醉医师掌握FOI,不增加患者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合用对宫颈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肠道功能恢复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0例均分为3组.A组术后静脉镇痛舒芬太尼2 μg/k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舒芬太尼4 μg/kg.C组舒芬太尼2μg/kg.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3组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3组术后6、12、24、48 h疼痛评分:用ELISA法测定术前、术后24 h、72 h细胞因子IL-6和TNF-a值,记录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各时间点C组VAS评分高于A组和B组(PA,C<0.05,PB.C<0.05).A组B组镇痛效果良好,两组VAS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PA.B>0.05).A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比B组和C组的时间短,B、C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A,B<0.05,PA,c<0.05,PB,C>0.05).A组肛门排气时间比B组和C组的时间短,B、C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A,B<0.05,PA,C<0.05,PB,C>0.05).术后各组IL-6和TNF-a值相比术前水平明显升高.术后24 h、72 h A组IL-6和TNF-a值均低于B组和C组(PA,B<0.05,PA,C<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从而使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减轻围术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及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及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30例。以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从诱导靶浓度2μg·mL^-1开始效应室靶控输注阿曲库铵,术中调节靶浓度维持T1≤5%。记录两组阿曲库铵靶浓度的变化、总药量、麻醉时间、恢复指数、停药至TOFR为0.9的时间。结果:两组持续给药30min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显著下降(P〈0.05),B组靶浓度低于A组(P〈0.05);B组阿曲库铵期间用药量小于A组(P〈0.05),且恢复指数、停药到TOFR为0.9的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能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且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停药后肌松恢复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肝癌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用的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比较。方法:60例择期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对照组用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记录术中出血量、术毕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毕苏醒时间延长10.3min,但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可作为肝癌切除术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20例病人进行加压和减压试验,比较在醒时、静吸复合麻醉下、术中及苏醒后四种状态下,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即R-R间期与收缩压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麻醉后其敏感性较清醒时显著减低(P<0.01)。该结果提示,静吸复合麻醉一定程度地抑制动脉压力反射功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对硬膜外吗啡引起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妇科肿瘤择期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双盲分为地塞米松(A)组、恩丹西酮(B)组、生理盐水(C)组三组,每组40人。当手术开始时,随机给予地塞米松10 mg或者恩丹西酮8 mg或者生理盐水2 mL。所有病人在手术结束前1 h均接受硬膜外吗啡2 mg,然后以0.125%布比卡因100 mL和吗啡0.12mg/kg维持硬膜外术后止痛48 h,评价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结果:A组和B组早期和晚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无差别(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恩丹西酮均能降低硬膜外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地塞米松对术后硬膜外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