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区域神经阻滞组(n=34)和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n=41)。其中区域神经阻滞组:采用腰丛+股神经或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及术后2、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白蛋白水平,术中、术后动脉压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谵妄、尿潴留),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区域神经阻滞组术中及术后2 h、4 h、8 h 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白蛋白下降幅度小[(4.47±2.36)g/L vs. (6.52±2.34)g/L,P<0.05]。麻醉前两组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8.1)mmHg vs. (104.2±9.1)mmHg],但切皮时、术中20 min和术中40 min区域神经阻滞组动脉压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103.2±9.1)mmHg vs. (93.8±8.2)mmHg,(100.9±8.3)mmHg vs. (91.9±7.1)mmHg,(97.9±7.2)mmHg vs. (91.8±5.8)mmHg,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区域神经阻滞组低血压发生率低(5.88% vs. 26.83%,P<0.05),但术后谵妄发生率(5.88% vs. 12.20%)和尿潴留发生率(8.82% vs. 1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神经阻滞组较对照组ADL评分升高[(26.9±4.4)分 vs. (21.3±2.5)分],但住院时间[(11.1±3.7)d vs. (14.8±9.4)d,P<0.05]和住院费用[(27 142.5±5 676.0)元 vs. (31 828.7±9 065.4)元]均减少(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减轻负氮平衡,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3.
肌少症(Sarcopenia),也称“肌肉减少症”,源于希腊语sarx(肉)和penia(减少、损失).肌少症的概念由Rosenberg于上世纪80年代末首次提出[1],但近10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与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分别于2010年[2]及2011年[3]发表了肌少症共识,将肌少症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4].肌少症是一系列不良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日常活动困难、骨质疏松、跌倒、住院天数延长或再入院、残疾及死亡等[5].随着全球老龄化,肌少症将是未来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本文对肌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吡哆胺和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细胞培养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血管紧张素Ⅱ组【10-6mol/L,AngⅡ组】,吡哆胺组【吡哆胺(10 mmol/L)+ AngⅡ( 10-6mol/L),P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10-6mol/L)+ AngⅡ (10-6mol/L),T组】,联合治疗组【替米沙坦(10-6mol/L)+吡哆胺(10 mmol/L)+ AngⅡ( 10-6mol/L),TP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活性氧簇(ROS)浓度,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丙二醛(MDA)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所表达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量。 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T组、P组及TP组MDA、ROS浓度均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与T组比较,P组、TP组的ROS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与AngⅡ组比较,T组、P组和TP组RAGE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T组、P组比较,TP组的RAGE mRNA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吡哆胺和替米沙坦协同下调大鼠心肌细胞RAGE mRNA的表达,二者均可改善氧化应激,但吡哆胺较替米沙坦强。  相似文献   
65.
臂丛神经MRI扫描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海岩  雷益  林帆  夏军  侯严振 《海南医学》2011,22(15):95-97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图像常规扫描方案以及各个序列臂丛神经的不同表现.方法 对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及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扫描,观察各序列中臂丛神...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HCC中的表达与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HCC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和50例正常肝组织,10例癌旁组织。做成切片,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以OPN单克隆抗体对HCC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对OPN表达量与HCC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OPN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0%,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1)。OPN在高、中、低分化HCC中评分是0.66±1.62、2.24±1.84、2.17±1.65,低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P〈0.05)。OPN在有转移与无转移HCC中的评分是2.65±1.83、1.3±1.71,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结论OPN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病理分化差者表达明显升高,且伴有转移者高于不伴转移者,提示OPN可能是HCC转移复发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78岁,因“腹痛伴发热2d”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0年,有“脑桥梗塞”病史半年。入院体查:体温37.213,呼吸22次/min,心率72次/min,血压16.8/10.4kPa(126/78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腹稍隆,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肝脾未硬,胆囊未及,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MRI序列包括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灌注加权成像(PWI)、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0LD-fMRI)逐渐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文章就多模态序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将近期47例肝癌切除术分为3组: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Ⅰ组)16例,单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Ⅱ组)14例,开放式肝癌切除术(Ⅲ组)17例,对其治疗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0.ne—WayAN0.VA),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46h及4.06h(P〈0.001);Ⅰ组与Ⅲ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近期并发症率分别为119mL及238mL(P〈0.001),8d及10d(P〈0.001),47U/L及125U/L(P〈0.001),0.00%及23.53%(P=0..014)义;Ⅱ组与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近期并发症率分别为4.06h及3.45h(P〈0.001)、137mL及238mL(P〈0.001),8d及10d(P〈0.001),48U/L及125U/L(P〈0.001)。【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将近期47例肝癌切除术分为3组: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Ⅰ组)16例,单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Ⅱ组)14例,开放式肝癌切除术(Ⅲ组)17例,对其治疗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46 h及4.06 h(P<0.001);Ⅰ组与Ⅲ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近期并发症率分别为119 mL及238 mL(P<0.001),8 d及10 d(P<0.001),47 U/L及125 U/L(P<0.1301),0.00%及23.53%(P=0.014)义;Ⅱ组与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近期并发症率分别为4.06 h及3.45 h(P<0.001)、137 mL及238 mL(P< 0.001),8 d及10 d(P<0.001),48 U/L及125 U/L(P<0.001)。[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