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建立登革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方法:针对1-4型登革病毒3′端非编码区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登革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定量的检测方法。并对10例ELISA法检测为登革病毒阳性的病例,取其发热1-2天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实时荧光PCR检测1-4型登革病毒均为阳性,该探针和引物是登革病毒检测的通用探针和引物。实时荧光PCR检测10份临床血清,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60%。结论:实时PCR方法是一个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检测登革病毒的方法,适用于登革热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脾胃湿热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等位基因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以籍贯为广东地区的汉族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6例)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46例,根据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证组26例、脾气虚证组20例)的全血为研究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HLA-Ⅱ类基因中的HLA-DQB1、HLA-DRB1、HLA-DQA1及HLA-DPB1的等位基因类型。【结果】DQA1*0103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脾气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QA1*0505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存在着一定的免疫遗传基础,DQA1*0103基因型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易感基因,DQA1*0505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消瘀法对湿热证模型兔肝脏清道夫受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 内毒素建立湿热证兔模型,通过RT-PCR法检测模型兔肝脏清道夫受体SR-AⅠ和SR-BⅠ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清热化湿消瘀法的干预效果。结果清热化湿消瘀法能上调肝组织清道夫受体SR-AⅠ和SR-BⅠ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论由于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推测该法可能通过此途径增强肝脏清除血脂的能力和调节胆固醇的逆转运过程(RCT),从而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陈晴清  林培政 《微创医学》2004,23(2):191-192
脾胃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全身.  相似文献   
45.
46.
为解决学生中医思维弱化与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等教学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在"重经典、强临床"理念下,通过深化以"院院合一、教医研一体"为特点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经典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为重心的课程体系改革、推进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以确保临床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考核方式改革等方式,构建了"重经典、强临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及同行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刘氏菖郁汤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降低患者依赖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评价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共204例,对照组、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刘氏菖郁汤合醒脑静组各51例。对照组按缺血性脑卒中指南进行治疗,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刘氏菖郁汤合醒脑静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联用10天醒脑静注射液、刘氏菖郁汤、刘氏菖郁汤合醒脑静注射液。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简化改良Rankin评分问卷(smRSq)进行90天依赖情况随访。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0天后,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合醒脑静组NIHSS评分下降(P<0.05);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效率,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合醒脑静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83)。90天后刘氏菖郁汤组依赖情况低于对照组(P<0.0083);刘氏菖郁汤合醒脑静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2);与对照组比较,刘氏菖郁汤组获得生活自理的比值比为3.1[95%CI(1.406,7.747)]。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早期使用刘氏菖郁汤10天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可降低90天时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高温和内毒素复合因素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RAW264.7细胞分成37℃空白(BLANK)组、37℃内毒素(LPS)组、40℃空白组和40℃内毒素组,置于含50%CO2细胞培养箱中,分别于3、24 h后取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并对凋亡细胞生化标志性指标DNA片段进行检测。结果 37℃BLANK3 h组和24 h组细胞凋亡率极低,分别为(3.6±0.7)%和(4.6±1.9)%,同时37℃LPS 3 h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现象,凋亡率为(2.8±0.6)%;而40℃LPS组凋亡情况较37℃LPS组严重,其中,40℃LPS 3 h组细胞凋亡率(6.7±0.6)%与37℃LPS 3 h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40℃BLANK3 h组凋亡率与37℃BLANK3 h组比较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情况明显加剧,37℃LPS 24 h组、40℃BLANK24 h组和40℃LPS 24 h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4±5.5)%、(21.2±2.8)%、(67.4±3.8)%,与同温度不同时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温和内毒素对RAW264.7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在高温和内毒素作用下细胞会出现明显凋亡现象,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凋亡细胞数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刘氏菖郁汤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评价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将88例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刘氏菖郁汤组(44例)。对照组按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指南进行基础治疗,刘氏菖郁汤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刘氏菖郁汤,干预期为1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reg、Th17数量以及白细胞介素(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刘氏菖郁汤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效率为65.9%(29/44),明显高于对照组[36.4%(16/44),P<0.05];刘氏菖郁汤组Treg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刘氏菖郁汤组Treg数量上升,对照组Treg数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氏菖郁汤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10、TGF-β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Treg比值降幅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刘氏菖郁汤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的升高,提高IL-10、TGF-β含量,增加Treg数量,调整Th17/Treg平衡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0.
溶栓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缺血半暗带在决定采取溶栓治疗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从能否超早期诊断、影像诊断征象与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等方面对CT、PET、SPECT及MRI在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认为随着影像技术对缺血半暗带识别能力的增强,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将会更加准确与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