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在缺血心肌中转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结扎兔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uminfarction ,AMI)模型 ,骨穿抽取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术后 2周进行心肌梗塞瘢痕处移植 5 溴脱氧尿嘧啶 (Bromodeoxyuridine,Br 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对照组注射培养基。AMI术前、AMI术后 3d及移植后 4周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 ,移植后 4周用导管检查法测左室压力变化 ,随后处死动物取左室标本切片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植入细胞。结果 :细胞移植组左室切片中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 ,对照组未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MSCs移植后 4周左室收缩末期直径 (LVESD)、舒张末期直径 (LVEDD)均小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小轴缩短率 (△D % )、射血分数 (EF)均大于对照组 (均为P <0 .0 1 )。导管测压显示MSCs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低于对照组、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 (±dp/dt)高于对照组 (均为P <0 .0 1 )。 结论 :缺血心肌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依赖组织微环境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塞心肌 ,显著改善心功能 ,可用于心肌梗塞的治疗。  相似文献   
52.
补体C1抑制剂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存在着炎症介质和补体系统的激活,它们的激活加重了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缺血心肌.补体C1抑制剂(C1-inhibitor)能抑制补体成分的激活和一些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心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30只成年雌兔随机分成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并给予高胆固醇食料。测定血清雌激素、SOD和oxLDL的变化以及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去卵巢后血清雌激素浓度,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上升(P<0.01),二者呈正相关(r=o.76,P<0.01)。提示内源性雌激素具有抑制oxLDL生成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星  林国生 《心脏杂志》2011,23(4):493-49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0年1月~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4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264例,排除冠心病者60例。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量(支数X年)、体质指数(BMI)、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d)、病变冠脉支数、Gensini总积分,采用多因素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各组中单个危险因素病例百分率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和病变Gensini总积分随之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显示,QTd增大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5%CI 3.8,4.4,P<0.01),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低HDL-C、BMI增大、吸烟、增龄、糖尿病、高LDL-C、高血压病、高TC、高TG、HR增加和男性。结论: QTd增大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如低HDL-C、BMI增大、吸烟、增龄、糖尿病、高LDL-C、高血压病、高TC、高TG、心率增加和男性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5.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方法收集2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老、中、青三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梗死部位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1)三组间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性显著(P〈0.05)。(2)中青年组典型胸痛者、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而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于老年组,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3)中青年组以前壁梗死、单支血管病变为主,老年组以下壁梗死、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1)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男性多发,吸烟、饮酒、家族史、高TG为区别于老年组的特征;多突然起病,有典型胸痛;预后好,并发症及死亡率低;冠状动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病变较少。(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症状多不典型;预后差,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冠状动脉血管以多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56.
熊涛  林国生 《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1):786-78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765G/C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22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2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COX-2基因-765G/C多态性。结果COX-2基因-765G/C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中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冠心病组765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0%比79.4%,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471倍(95%CI:1.044-2.072)。结论COX-2基因启动子-765G/C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7.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PDGF受体、SCF、c-Kit等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一线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肿、皮疹、疲劳、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其促进患者瘢痕疙瘩增生尚未有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HCN4)基因对大鼠心肌细胞搏动的影响,初步探讨hHCN4转染心肌细胞构建生物起搏器的可行性。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病毒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转染时分别加入带hHCN4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带GFP的腺病毒、PBS,观察分析心肌细胞转染前,转染后2天和3天的搏动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心肌细胞hHCN4 mRNA和通道蛋白的表达。结果hHCN4重组腺病毒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2天和3天较转染前搏动频率明显增加,频率高于对照组;hHCN4重组腺病毒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可检测到hHCN mRNA和通道蛋白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结论hHCN4转染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增加,hHCN4基因转导入心肌细胞构建生物起搏器的方法具有初步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心肌梗死的缺血心肌微环境中转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同时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将21只兔结扎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骨穿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MSCs。随机分成3组,术后2周进行心肌梗死瘢痕内移植5-溴脱氧尿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MSCs(加或不加bFGF)(MSCs组、MSCs+bFGF组),对照组注射培养基。心肌梗死手术前、手术后3d及移植后4周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处死动物取左室标本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植入细胞,并检测VIII因子相关抗原以测量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两细胞移植组左室切片中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对照组未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VIII因子阳性内皮细胞计数表明MSCs组及MSCs+bFGF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每高倍视野29&;#177;8和31&;#177;6,显著高于对照组(21&;#177;5)(F=11.971,P&;lt;0.01),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MSCs组及MSCs+bFGF组移植后4周射血分数显著大于对照组(F=5.850,P&;lt;0.05),两细胞移植组间上述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缺血心肌内注射MSCs可依赖组织微环境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死心肌,促进血管新生从而改善心功能,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心肌内单次直接注射bFGF对MSCs自体移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评价腺苷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L/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离体兔心脏I/R模型,18只离体灌注兔心脏随机分成I/R组6只、腺苷预适应+I/R组(AD)6只、缺血预适应+I/R组(IPC)6只.用含99Tcm-MIBI(55.5 MBq)的Krebs-Henseleit(KH)液灌注40 min,测定99Tcm-MIBI摄取相和洗脱相心肌的放射性变化.观察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细胞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变化、心肌梗死面积,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受损程度.采用SPSS 11.5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一行分析.结果 AD和IPC组MIBI摄取率和滞留分数明显高于I/R组(t=2.614~7.730,P均<0.05).而AD和IPC组摄取率和滞留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4~2.227,P均>0.05).左心室功能恢复、心肌CK和LDH漏出量、心肌梗死面积、电镜分析结果均表明,AD和IPC组心肌受损程度较I/R组轻.心肌99Tcm-MIBI放射性与心肌冠状动脉血流量呈明显正相关(r=0.793,P<0.001);而与梗死心肌/缺血心肌质量百分比呈明显负相关(r=-0.86,P<0.0001).结论 腺苷预适应与缺血预适应对I/R心肌具有相似的心脏保护效应.心肌99Tcm-MIBI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心肌活力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心肌腺苷预适应及其机制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