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肌细胞移植构建生物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移植到宿主心脏后能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稳定的缝隙连接并形成电活动的同步。因此,移植具有较快自身节律的心肌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到同种异体心脏将可能重建心脏优势起搏点从而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干细胞因子 (SCF)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MSCs均采用全骨髓法提取 ,通过换液传代逐渐纯化细胞 ,取传 4代的MSCs,在共培养前用DAPI标记 ,心肌细胞在培养的第 3d与MSCs共培养。对照组 :未施加任何干预的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 ;实验组 :联合使用G CSF和SCF对大鼠在体动员 ,提取其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前测定心肌细胞的活力 ,在共培养第 3、4、5d用免疫荧光标记肌钙蛋白T ,分析DAPI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果 :在共培养的第3、4、5d ,G CSF和SCF处理的DAPI MSCs的分化率分别为 (1.2 4± 0 .16 ) %、(3.4 6± 0 .2 1) %、(7.2 1± 0 .11)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1.2 7± 0 .13) %、(1.32± 0 .2 5 ) %。结论 ::G CSF和SCF对MSCs具有促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3期)、PubMed、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08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效果的文献,并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累计胺碘酮治疗组262例,普罗帕酮治疗组255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效果的合并OR值为1.26,95%可信区间为0.83~1.91,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效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蔡军  林国生  江洪  王腾  曾彬  罗浩  郭军  李俊  汪蕾 《医学争鸣》2005,26(20):1861-1864
目的: 构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HCN4)重组腺病毒载体. 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CN4 cDNA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利用pAdeasy-1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扩增,CsC1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 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 结果: 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HCN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2.0×1015pfu/L. 结论: 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人HCN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6.
郭庆  林国生  李绪勇  刘亮 《临床荟萃》2011,26(16):1445-1446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受损,常并发诸多难治性并发症,其5年病死率高达15%~50%,主要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在我国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因此其治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曾彬  林国生  蔡军 《解剖学报》2006,37(6):715-719
目的添加转化生长因子_1β(TGF_β1)以及与内脏内胚层样END_2细胞共培养,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探索联合使用化学诱导法与共培养法对ESCs的心肌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将ESCs悬浮培养形成2~3 d类胚体(EBs),再向培养液内添加TGF_β1,或(和)将2~3 d EBs与END_2细胞或END_2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培养。自然分化为对照组。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肌动蛋白(α_actin)及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分化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向培养液添加TGF_β1或将2~3 d EBs与END_2细胞或END_2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培养,各自有(43±2.08)%(P<0.01),(69±3.61)%(P<0.01),(65±3.06)%(P<0.01)的EBs出现自发节律性收缩,均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_Actin和TnT,观察到心肌样超微结构。自然分化组发生自发节律性收缩的EBs只有(12±1.53)%,尤其是联合使用两种诱导方法,自发性收缩的EBs高达(91±1.52)%(P<0.01),收缩区域较单一诱导组大,且细胞形态较单一。结论联合使用化学诱导和共培养2种诱导法对ESCs的心肌细胞定向分化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与凋亡的关系,为优化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先将ESCs悬浮培养形成2-3 d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再向培养液中添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与内脏内胚层样END-2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培养联合诱导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以自然分化为对照组。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分化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用AnnexinⅤ/PI双染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ESCs分化过程中的凋亡情况。结果:EBs经TGF-β1诱导后,有(43.00±2.08)%的拟胚体出现自发节律性收缩,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TnT,以及观察到心肌样超微结构,尤其是联合TGF-β1和END-2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自发性收缩的拟胚体高达(88.00±1.42)%(P<0.01),收缩区域较大且拥有较成熟的心肌样结构。然而自然分化组发生自发节律性收缩的拟胚体只有(12.00±1.53)%。经2种诱导条件诱导后,检测两者的凋亡率分别为(5.58±0.65)%,(9.60±0.75)%(P<0.05)。结论:联合TGF-β1和内脏内胚层样END-2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肌细胞分化有较高的诱导率,两者发挥协同诱导作用,可能机制是直接诱导ESCs分化或促进不向心肌细胞分化的ESCs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固醇饲养的去卵巢兔接受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替代治疗后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LDL)的变化及其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全部兔切除双侧卵巢,喂饲含1.5%胆固醇的标准颗粒饲粒。2周后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用E21mg,2mg和4mg替代治疗,另1组为对照组。分别在用E2后0,3,8,12周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oxLDL水平,用计算机测定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17β-雌二醇替代治疗后,血清SOD明显上升(P<0.05),而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且与E2有量效关系。全部实验兔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结论:雌激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可能是其抑制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骨髓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治疗不同时期心肌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NCs)自体移植于梗死心肌后改善心功能、减少梗死面积的能力以及最佳的移植时机。方法结扎日本大耳白兔(n=3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AMI)模型,分别在AMI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将BrdU标记的13M-MNCs直接注射至梗死心肌周边区域,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NCs在梗死心肌组织中的分化,并比较各组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移植的MNCs在梗死心肌组织中表达cTnT、SMC浕-actin、Ⅷ因子相关抗原、Cx-43。细胞移植术后4周,各移植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在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移植BM-MNCs效果有差异。心肌梗死4周内进行干细胞移植在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方面优于AMI后8周、12周移植。结论BM-MNCs自体移植至心肌梗死周边区域能改善心功能,减少梗死面积。AMI后1周至4周可能是较佳的移植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