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及左卡尼汀对其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窒息合并0.5 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肺复苏后3、12、24、48、72 h组,心肺复苏后左卡尼汀干预3、12、24、487、2 h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1 g/支的左卡尼汀溶于100 mL 0.9%NaCl注射液,按100 mg/kg的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取脑组织测定线粒体呼吸Ⅲ、Ⅳ态及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结果: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RCR和P/O明显下降;随着复苏成功后时间的延长,线粒体RCR和P/O维持在低水平;使用左卡尼汀干预后,RCR和P/O能接近正常。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下降,左卡尼汀对脑细胞呼吸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12.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创伤病人并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创伤病人免疫功能影响和对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科ICU住院严重创伤病人共78例,按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不同分为两组:①早期组:37例,入院3d内即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能全力行肠内营养;②普通组:41例,入院7d以后行肠内营养。分别在入院后第1d和第14d检测免疫功能指标、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早期组在入院第14d时测得血IgG、NK活性、CD3、CD4和CD4/C取比值分别均较入院第1d有明显升高(P〈0.01),而普通组在入院第14d时仅NK活性有所升高(P〈0.05);早期组在入院14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24.3%)明显低于普通组(41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13.
乌司他丁使用剂量和时间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主要包括使用剂量及疗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入院24小时内血常规、CRP、胆红素、PCT、凝血功能等,并统计APACHE Ⅱ,依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患者死亡率差异;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乌司他丁使用剂量、疗程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134例患者平均年龄53.8±17.2岁,死亡组36例(26.9%),54.5%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死亡率为33.3%: 24.2%, p>0.05,亚组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大于等于25分组患者,乌司他丁组死亡率与对照组为44.4%:90.0%, p<0.05,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乌司他丁使用剂量为698.46±253.57万U:1030.38±633.19万U,p<0.05,使用时间之比为7.54±3.02天:14.57±6.14天,p<0.05;结论 对于APACHEⅡ评分≥25脓毒症患者早期足量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PRVC)通气模式对气道压力等的影响 ,探讨其在预防气压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1- 0 1~ 2 0 0 2 - 0 5 12例严重急性呼吸衰竭 (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PRVC和容量控制(VC)两种通气模式对呼吸力学指标吸气峰压 (PIP)、气道平均压 (MeanAP)和循环、血气等指标的影响 ,除了PRVC和VC模式不同外 ,其余呼吸机参数设置均相同。结果 PRVC组PIP值显著低于VC组 [(19 9± 3 35 )cmH2 Ovs(2 4 8± 2 39)cmH2 O ,t=6 788,P <0 0 5 ],而MeanAP值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10 2± 2 4 9)cmH2 Ovs(10 9± 2 33)cmH2 O ,t=1 4 13,P >0 0 5 ];循环功能和血气各指标两组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 (t=0 2 74~ 2 199,P均 >0 0 5 )。结论 PRVC应用于严重ARF患者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时较VC模式可明显降低PIP ,因而是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可能在防止肺气压伤的发生中发挥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215.
血府逐瘀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34例 SIR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18例 )和血府逐瘀汤 常规治疗组 (16例 ) ,所得结果进行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组间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 (P<0 .0 1) ,血浆过氧化脂质 (L PO)则低于治疗前 (P<0 .0 1) ,组间对照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血府逐瘀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提高机体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 ,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 ,对 SIRS患者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16.
床旁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1例,其中34例及早行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17.
中风 典型病例:张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一天早晨起床后,他感到左侧手脚麻木,说话犹如“大舌头”。家人也没十分在意,只是让他好好休息。到吃晚饭时张大爷突然口水不断,家人这才慌了手脚,将张大爷送到医院,经诊断是脑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风,由于没有及时送到医院抢救,错过了最佳的溶栓治疗时机,张大爷只有接受长期偏瘫卧床的事实。  相似文献   
218.
高血糖促使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糖加重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以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活性的观察指标,观测高血糖对心肺复苏后大鼠24h及72h脑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活性影响。结果 正常血糖组大鼠脑组织中几乎无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表达,而高血糖组大鼠在复苏后24、72h的中性粒细胞活性明显增高。结论 高血糖促使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后的全脑中早期大量浸润,是加重全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应激性高血糖(SHG)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近期疗效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68例AMI伴SH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药物及急诊PCI治疗,此外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术前80 mg/d,术后40 mg/d)口服,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20 mg/d)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术后d28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心肌灌注方面,两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ST段回落良好(回落≥50%)率、心肌灌注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方面,观察组术后7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8 d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比常规剂量,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提高AMI伴SHG患者急诊PCI术后7 d LVEF、降低28 d心力衰竭发生率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2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上海长征医院ICU收治的42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21例)与对照组(B组21例),A组患者予以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滴,B组患者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min、治疗后3d、治疗后7d心排指数(CI)、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变化,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CI下降,EVLW升高,PVPI降低,PaO2/FiO2下降;治疗后30min及注射后3d,A组患者即出现CI上升,EVLW下降,PVPI升高,PaO2/FiO2增加;B组患者无显著性变化。治疗后7dA组患者出现CI明显上升,EVLW显著下降,PVPI明显升高,PaO2/FiO2显著增加;B组也出现CI上升,EVLW下降,PVPI升高,PaO2/FiO2增加,但不如A组患者明显。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和死亡率均比B组患者显著性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ARDS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患者EVLW,增加肺血管上皮屏障功能,改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