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1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南宁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信行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05/07通过同伴推动、滚雪球方法,对117名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被调查的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4.24±7.91岁;以在婚为主,占62.4%;中学或小学文化水平占85.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0%.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87.2%的女性性工作者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65.8%的女性性工作者在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女性性工作者中只有2.6%的人员有吸毒史.HIV抗体、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4%、11.11%.结论 南宁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存在高危险行为,HIV,梅毒感染率高,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治疗方式以及门诊随访资料,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男性17例(70.8%),女性7例(29.2%),平均年龄(52.0±9.4)岁.22例(91.7%)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闭塞载瘤动脉19例(79.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12.5%),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合并脑梗死1例.另2例(8.3%)采用保守治疗,均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并死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5个月(范围5~50个月),转归良好18例(75.0%),无出血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毒蛇咬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15例毒蛇咬伤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局部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微粒皮种植2周后,创面肿胀、分泌物、气味、肉芽组织颜色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Z=-5.036、-4.845、-5.068、-4.769,P均<0.001),创面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前(t=6.311,P<0.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脏器功能衰竭、血栓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2年,愈后皮肤生长良好,功能正常。结论 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可有效促进毒蛇咬伤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4.
视听功能整合效应同步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视听同步诱发电位技术探索成年人视听神经功能整合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别于视听同步诱发电位的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以及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对10名正常成人(20眼和20耳)进行检测并比较:①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ABR与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的变化;②不同声音刺激强度时同步程序下的FVEP变化特点。结果①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ABR与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比较,70dB nHL短声刺激时,前者波Ⅴ潜伏期、Ⅰ-Ⅴ、Ⅲ-Ⅴ波间期较后者延长(P<0.05);但短声刺激强度为30、50dB nHL时,ABR各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声音刺激强度时同步程序下FVEP N1、P1、N2波潜伏期,N1-P1、P1-N2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视听信号整合输入过程中,视听信号进入大脑是有序性:存在视觉信号对听觉信号的时间指导性(影响潜伏期),以期达到信息内环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听性脑干反应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6 7年 ,以色列听生理学家Sohmer和Feinmesser在其论文“人外耳道记录的耳蜗动作电位”中 ,首次披露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成分[1] 。其后 ,Jewett等[2 ]于 1970年报道了ABR的相关内容。 2 0世纪 70年代末 ,国外将它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 ,开始引起儿科学者的关注。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儿科领域中ABR的应用以及与其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如下。1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2 0世纪 70年代初 ,Jewett等[2 ] 对远场记录的ABR的各成分起源进行了分类 ,为早期听力筛选奠定了基础。目前国际上用于新生儿听力筛选的… 相似文献
36.
铜作为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金属元素,参与了重要的生命活动,铜稳态紊乱将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并通过多种机制诱导不同形式的细胞死亡,如铜死亡(cuproptosis)模式。近年来,铜及其复合物的抗肿瘤治疗作为潜在的新兴策略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铜诱导细胞死亡的机制及铜复合物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用铜及铜复合物进行相关抗肿瘤治疗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7.
检索相关文献,对癫痫患者延续护理中移动APP的应用方式,即运用移动APP,把知识技能贯穿于互动式教育情景中,将情景模拟训练与癫痫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干预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癫痫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母婴同室(well-baby nursery ,WBN)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病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早期诊断、跟踪随访及早期干预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2阶段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40 Hz-AERP)技术予以诊断.ABR异常婴幼儿及听力损失高危儿于生后6个月~3岁前进行跟踪随访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对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于生后6个月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5.73‰(91/15 885);WBN中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WBN中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3.67‰(51/13 887),NICU中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NICU中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20.02‰(40/1998).结论对于NICU新生儿,无论其是否"通过"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都有必要在生后3个月左右接受ABR检查;3个月后的随访人群包括ABR异常婴幼儿和听力损失高危儿;追踪随访与早期干预应体现个体化. 相似文献
40.
听力损失是人类最主要的感觉缺失之一。听力对言语、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听力损失患儿,并实施干预。视力缺陷也是儿童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视力下降和影响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可尽早发现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等病变。小儿耳鼻咽喉科和小儿眼科的临床实践表明,许多病种相互关联,相互交叉,多种新生儿及婴幼儿综合征可同时合并眼耳功能障碍,因此,实施新生儿听力眼病同步筛查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